第一章 中国人的迷惘 (2)(13 / 24)
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虽然已成专政对象变为弱者了,阿Q仍经常扇他们嘴巴子,那时他心里就很快意,每每这么想:妈妈的,尽管把地又收回去了,但新社会总归比旧社会好!
对于阿Q,新社会的好,主要体现在想扇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耳光时,是完全可以的。不但不会有人干涉,还有人围观,发笑。阿Q喜欢他扇什么人嘴巴子的时候有人那样。
到了“文革”,阿Q再次变成了一个神气活现的人。
“妈妈的,造反!造反!这才妈妈的像种造反的样子!只要高呼着万岁,怎么造反都不会被杀头,妈妈的,这种造反才来劲儿!……”
他带头造农村干部的反,因为他们曾很不好地对待过他。
阿Q造反造得出了名,就被城里的造反派请去,当上了“农宣队”的小头目,趾高气扬地占领城里的文化和教育阵地。
阿Q从没听说过什么“上层建筑”。城里的造反派们告诉他——就当成当年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的家吧!
于是阿Q立刻就明白了什么是上层建筑。
那时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已经死了。
阿Q也很少回未庄去了。
他喜欢城市,喜欢“上层建筑”占领者那种优越感。他很是学会了一些革命的话语,也能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有时手痒难耐,便扇“臭老九”们的嘴巴子。扇彼们的嘴巴子,那种感觉尤其的好。因为彼们以前的地位,比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高多了,而且又都是文人。阿Q本能地痛恨文化,因为文化是他骨子里压根儿没有的。想有很难,不是能抢得来分得来的。某种据说是好东西的东西,在别人的脑袋里,抢不来也分不来,这使他恨。
“妈妈的,嚓!……嚓!……”
阿Q时常想砍下“臭老九”们的头,将手伸入他们的头里掏一把,看那种叫作“文化”,据说是好东西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
但只不过时常那么一想罢了。
终究,阿Q并不特别凶残。有时装出凶残的样子,却是下不去狠手做很凶残的事情的。
他只不过心里面缺乏同情。
他最狠的时候,也只不过就是扇别人嘴巴子。
“文革”一结束,阿Q成了“三种人”,须老实交代他在“文革”中的罪行。
那时的阿Q又未免可怜了。
他终究只不过扇过别人的嘴巴子,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