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升级,做父亲(3 / 10)
董卿已经凭借《朗读者》很红了。
可在这之前,她也和无数的产后妈妈一样,
陷入育儿的琐碎和迷茫中。
她的动力,来自于那份“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尽管初建《朗读者》时,
“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
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常让她处于绝望的边缘,焦虑失眠,
但每个天亮时分,
她又是那个阳光坚韧的制作人。
她不想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孩子。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让孩子看到一个不断成长的妈妈,
而这,也是董卿自己的父母传承给她的。
心理学上,源自个人需要的内部动机,
称为“内驱力”。
唯有自我产生“内驱力”,
才能对自己做的事情产生持续的热情,
并对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而那些缺乏“内驱力”的孩子,
最后要么因为无法坚持而放弃,
要么始终只能保持在中庸。
奥苏伯尔说:内驱力,一方面源自兴趣,
另一方面源自梦想。
找到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支持孩子尊重梦想。
选择自己所爱,并热爱下去
古语说:做一行,爱一行。但其实,这很难。
我大学的时候,
在一所重点院校计算机专业学习,
硕士毕业去了院校当数据库老师。
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做和教信息系统,
可是,十多年了,我始终无法爱上它。
我兢兢业业地上课,写论文,做课题,
但也仅此而已。
对于编程,能不触碰,我尽量不触碰。
想想真是可怕,十多年了,
我的编程能力还只停留在硕士毕业时的水平。
然而,当我确定以后要职业写作,
只花了两年业务时间,
我已经看了不下于60本相关背景和技巧的书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