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迎刃而解(11 / 12)
因为这个特性,它不会给你造成任何负担,而且具有超强的“欺骗性”,它也因此成了极具优势的习惯养成策略。
二、行动的着力点:最小化可行产品。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一个很火的方法,有个关键概念是“最小化可行产品”。
指的是可以使用最小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的、可执行基本功能的、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产品。创业者将这个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调整。这一过程是个“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
人生也是一种创业。我们完全可以用精益创业的方法,来打磨自己的产品。这产品应该是一个结果,对素材原材料的系统梳理,能够对社会产生价值的一种媒介。你在公司实习时写成的系统性报告、读书笔记都是产品。
产品完成后,我们应该交给市场来校验自己的成果,收集别人的反馈来调整产品;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克服自我防备的心态、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即使是负面反馈又何妨,批评是你砥砺前行的动力,下次修改就是了。
三、怎么行动:图层工作法。
具体行动时,有时事情一多,我们就会手忙脚乱,渴望齐头并进,多线程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实现人的多线程工作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任何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你以为自己同时关注了两样东西,其实是发生了注意转移的结果。所以,我坚定地认为,一个时期只完成一件重要的高难度的事情,必须调动你的全部带宽和认知资源去完成。
对于核心思考区(认知复杂度最高的)的工作最好不要中断,因为你要付出极高的转换消耗(认知心理学发现,当从任务甲转换到任务乙时,执行任务乙的效果明显比非任务转换状态下执行乙的效果要差)。而且,你要重新回到那种专注的心流状态是不容易的。
难道我们就无法做到多线程工作了么?
还是可以有的,虽然在一个瞬间,人只能有一个注意焦点;但是在一个时期内,我们可以同时担负不同的工作,这就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义、多任务之间切换的多线程。
经过训练,我们完成可以做到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这就是图层工作法。我们处理文字时是以一种类型,处理视觉图片又是一种类型,进行数值计算又是一种类型。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在同一个时间内只需要专注于某一层。
类似于素描的过程,把一幅画分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