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只欠东风(3 / 6)
PPT要了过去,说“觉得这份PPT做得特别好”。
就这件事,后面领导便分配给了我更多的讲课机会。日积月累,我在银行渠道的影响力便快速提升。
做销售需要每天跑银行网点,其他同事一般一天跑3个,4个就是极限了。我要求自己每天早起一个钟,晚下班一个钟,努力做到一天跑5个网点甚至有时是6个。连续坚持了好几个月,一天都不敢松懈。
类似这样“额外的20%工作”,我做了很多。每一件都没有给我带来即时的回报,但半年多过去,我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
这段经历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从那以后有了非常深的体会:
不要总想着短时间的“质变”,飞跃式发展。只要你每天比别人多想20%,多做20%,质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为80%的人都不是这样思考问题的,他们常见的方式是:别人都这样做,那我也这样做;别人都做到这样就够了,那我也做到这里就停下;别人都只做这些事情,那我也只做这些事情。
三,概率的分布。
概率论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分布叫正态分布,也经常被叫做“常态分布”,因为很多事物的分布都符合这个规律,如何去理解这条曲线呢?
横轴最中间的那个点,你可以认为是一个群体的“平均表现”。将平均值往左和往右各推移一个不需要很大的数值,你会发现,有99%的人都会落在这个区间。
比如高考,假设所有人的平均表现是500分,你加减40分,其实99%人的分数可能都处在460-540分这个区间。
这意味着什么呢?你考了550分,只比540多10分,可能就超过99%的全国考生了。这10分,就是你脱颖而出的关键,是让你吃饱的那最后一个馒头。
很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付出了80%的努力,做到了80%,可最终的命运仍然是落在中间那个“高概率”区间里面,然后他们就停步了。他们不知道,只要再多做点额外的20%,他就可以迅速跑出这个区间,成为99%以外顶尖的存在。
从投入产出比来说,这笔投入实在是太划算了!也决定了你到底是芸芸众生的其中之一,还是大咖、牛人、成功人士。
最终总结一下20%思维:
1.做完事情让你落入高概率区间,但也只能成为“普通人”。
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