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攻守同盟(4 / 7)
值得一提的是,放低自己的预期并不是没有预期,双方必须都有独立的掌控权,这样才能避免一方落入老好人的怪圈。
2)作为接收方,要避免一味地索取。理性的互惠关系,需要的是近似值互换。在对方主动提出或者给予帮助时,如果不能及时地给予等值回应,要记得至少真诚地说声“谢谢”。
第三阶段:健康的价值流动。
第二阶段中的互惠关系可以说是一次完整的博弈过程,之所以说博弈,是因为主动付出后的回报概率往往是不可控的。
而如果在多次博弈后,双方已经有意无意地确认了对方的回报概率,找到了博弈的平衡点,并且能够坦然接受这种稳定的互惠关系,这也就是已经建立起了健康的价值流动。
就比如,我们和自己非常要好的朋友之间,你来我往时往往不需要任何思量,我们就会充分信任彼此,这是因为我们在试探性找朋友的交流期间,已经能够验证了对方的回报概率。
在这个阶段,该通过什么方法,促进他人行动?
拥有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好的人际关系得来不易,保证双方之间有更多的利益共同体才能长久维持这种优质的人脉关系。比如互联网时代一个很好的行动方式是,时不时地进行资源共享。
老好人错在哪儿了?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最开始的问题,我们发现很多时候老好人的人脉关系只达到了最浅的第一步。
“对谁都好,什么事情都可以”,老好人的这种不选择性,很多时候让别人误以为他是,因为没有选择权,才一味给予的。就比如我们身边最亲近的父母,他们好像没有任何理由对别人家的孩子好过我们,所以我们会习惯性地以为他们对我们的好是理所应当的。
而这种最开始的不平等关系让老好人们失去了人脉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机会。甚至走不到“理性的互惠关系”这一步,因为他们没有这场价值博弈的掌控权。
“好人”们有没有可能以一己之力建立起健康的价值流动呢?也有的,就是一方完全给予,丝毫不在意另外一方是否给予反馈。那这一类的人就不是为了构建人脉关系,而是存粹地服务他人。可是我们都知道,又有多少人是心甘情愿、没有缘由、持续地帮助任何人呢?
“好人”都会有好人脉吗?并不是。
有效的人脉关系是要看你能否将其转化成组织他人行动的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