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秦王变法(五)(5 / 8)
掠夺的重要手段之一。
李曜穿越前,记得人民币“换届”那会儿曾看见过一个资料统计,全世界每年因各类仿冒高档商品和伪造票证等形成的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之多。在国际市场上,那五年之中有纪录的重大商品假冒伪劣事件就已超过2000起。更令人担忧的是,医药、食品、烟酒、饮料等领域中的假冒伪劣产品常使人防不胜防。
或许正是因为假币、假货层出不穷,一种特殊的印刷技术——防伪印刷便悄然诞生了。
没有李曜改变过的大唐,就有成都人始创了水纹纸,这在造纸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特别是在防伪上。水纹纸的做法,一是印明花法,类似木刻水印;二是印暗花法,即后世人们熟知的水印。在宋代,成都特制楮纸在抄纸过程中进行了特殊的砑花,难以仿冒,所以包括交子在内的宋代纸币用纸均在成都制造,造水纹纸的工艺被用作纸币的防伪措施之一。就算是在后世,水印也仍然广泛用于印制需要防伪的高级公文纸、钞票、护照、证书、账册等。
这种水印法,是李曜从《天工开物》里看到,并提示河中军械监试制成功的。其第三个步骤,叫做荡料入帘。乃是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舂成泥状,再用适量的水调配,使纤维彻底分离并浸透水分,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纸槽里,然后用细竹帘在纸浆中滤取。于是纸纤维会留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抄纸工匠在纸槽边重复舀水、抬起竹帘等动作,每次承受的重量大概是后世的20公斤。不过抄纸的难度还在于,抄的轻纸会太薄,抄的太重纸又嫌厚,这就全凭工匠的经验,李曜目前还未想到怎样把这个控制进流水线生产中,不过却把这个难题当作一个课题,交给了军械监的相关技术组。
李曜之所以肯定唐末时已经可以考虑实现纸币流通,主要是因为北宋时交子的大量流通并未出现大的麻烦(无风注:其实宋朝经常因为多发交子而出现通货膨胀,但那是政府的金融掌控力太差,或者是故意掠夺民间财富——如我大天朝)。
中国毫无疑问是历史文明古国之一,但可能被西化掉的头脑很难相信,其实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如将宋代的交子定义为正式的国家纸币,那么早在西周初期,纸币的萌芽就已经产生了。
《周礼·载师篇》记存“凡宅不毛者有里布”。里布就是以布为材料制成的交易媒介物,布上有币名、年月、地址、钱数、发行人印信。《周礼》中还载有“听称责以傅别”、“凡买卖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