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吃酒(2 / 4)
真红火那么一阵子呢。
不论是办『性』质的酒席,主家都会安排一个专门收取礼金的人负责记帐。来人先登记送上礼金,还会得到象征『性』返还的一包烟,或是一条『毛』巾。喜事用的是红纸,丧事用的是白纸。
惟此,来者似乎就有一种名正言顺如约参加的含义。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礼金的档次也有了变化。在十年前,基本上上个十块,二十块,关系近的来个五十块,现在都是一百块、二百块。
这是人情。人情就是当债还。
有些人家一年要办几次这样的大事,有些人家却多年不办事。就像孙刚村里的一位人家,几年前春节后盖的房子洗礼,请人来吃酒;随后就结婚,还是要请人来吃酒;这过段后又添孙子了,还是再请人来吃酒,都觉得不过意,但大家并没在意,都一致地说这都是值得庆贺的喜事呢。
“孙刚,来啦。”袁潇看到孙刚轻车熟路的来了,以前高中的时候孙刚不少来他家里。
“嗯,恭喜恭喜”孙刚上前恭喜同学,在农村添子是大事儿,也是喜事儿。
“你和赵涵准备啥时候办事啊?”他和孙刚、赵涵都是同学,现在也他俩在处对象。
“快啦,不是今年就是明年。”孙刚也没准。
“到时候给个信儿啊。”
“行,少不了的。”
“你先上屋里坐”袁潇也只能陪孙刚聊几句,客人比较多,还要招呼别人,就安排了一个亲戚把孙刚领进院里。
院里人声鼎沸,很多人围着礼账桌子,交钱。
孙刚随上200块钱,在农村来说,不多不少,不远不近。到时候孙刚结婚、生子的时候,袁潇也会随200。
找了一圈,没熟人,关系好的高中同学一般都是在外面打工,孙刚只好找个角落先坐下。
酒席上有很多的规矩要遵循着。这是农村人的讲究,也是一种民俗的传承。都是八仙桌,四四方方的,每面坐两个人,八个人一桌。先是摆上瓜子、花生之类的小食,让人聊天之余磕磕。
过一会儿开始入席,但先得让“上席”的人坐定,其他人才可入坐。
上席,就是一桌的重要位置,也是一桌之门脸的意思,能坐上席是很光荣的事情,此席一般都是面南背北且对大门的位置。
上桌之前大家总是先要客气地推让一番,然后是本桌辈分最高的人首先在上席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