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3)(13 / 22)
建成之日,择吉大表。”官市署是丞相府属官,统管举国商事。司空府则独立成府,执掌举国工程。两府奉命,次日便在渭水之南的灞水柳林中勘定了一座小山,开始了筑台工程。消息传开,关中秦人纷纷打问寡妇清其人其事,这位巴蜀女商人的神秘故事便在朝野迅速流传开来,遂有了一首巷闾传唱的童谣:“乌氏倮,寡妇清,封君筑台,礼抗千乘。牧长穷山,惟商显荣,嗟我耕战,萤萤其功!”童谣传开,蔡泽匆匆来到丞相府,力劝吕不韦立即停止建造怀清台。吕不韦思忖片刻沉着脸问:“纲成君以为,重商必妨农战么?”蔡泽红着脸道:“文信侯事中迷也!不是老夫以为如何,而是秦人如何想头!尊商重商,与秦国情不合,当审慎为是逐步化之!操之过急,祸在你我也!”吕不韦正色道:“化秦如同变法,当效商君之坚直方有功效。我政不伤民,何惧庶民一时之怨?商贾与民有功,何惜国家之显名?遇议则改,持之不恒,为政为法之大忌也。君可反我,且勿以保身之道劝我。”蔡泽一时大急,呷呷嚷道:“你十万户侯尚且不惧,我五千户封君怕个鸟!老夫偏跟你撑着,秦人终不成生咥了两副老骨头!”“好!你我双车共进退!”吕不韦笑叹一句又突然低声:“以君之才,便没有歌谣么?”蔡泽恍然点头,呷呷大笑着去了。
三日之后,又有童谣流传坊区:“耕者功,战者功,商者独萤萤。有国法,有王命,解我年馑者何无功?”此歌在秦中一时传开,原先的嗟叹童谣竟渐渐没了声息,老秦人却争先传诵起两年大饥时的商贾之恩。
原来,自嬴政即位的第三年起,自来风调雨顺的关中竟是连续两年大旱。滔滔渭水几乎干了河道,蝗虫大起,遮天蔽日,夏秋颗粒无收。大半年之后,庶民囤粮十室九空,朝野顿时惶惶。秦法不赈灾,吕不韦的丞相府只有依靠暗中抛出库金压低商市谷价来救一时之急,然若没有大宗粮米进入关中,再撑得半年势必会有民众大量逃亡。吕不韦紧急召见尚商坊的山东商贾,一则激励一则请求,期盼六国商旅设法解秦国燃眉之急。然六国商贾已各接本国密令,不许向秦国运粮!咸阳之六国商贾所能做者,也就是平价甚或低价卖完现有存粮而已,显然无法从根本上缓解饥荒。正在吕不韦决意冒险开启关中两座谷仓之时,潼关渡口传来急报:一支无名船队满载稻谷停泊于河口,因渭水枯涸无法进入航道,请派牛车五千辆运载入秦!吕不韦大喜过望,亲自带着一班吏员兼程东来,到达渡口之时,船队主人却已不在,水手班头只有一句话:“我家主人卖粮于秦,三年后收金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