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辕各辙 (2)(13 / 22)
一歌,韵脚也大体整齐;其次,楚歌旋律起伏回旋极大,不若中原吟唱调式相对平直。由孔子删定的《诗经》所收歌辞三百余首,文华诸侯各有一章,连孔子不甚喜欢的秦国都有《秦风》一章,却惟独没有收入楚风之歌。屈原死后,《离骚》流播中原,楚歌的独特风韵终于渐渐为中原人所熟悉。荀子学无轩轾心无畛域,一篇《乐论》,开首便道:“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将音乐首先当作快乐,当作人情之所必须,实在是战国大家的独特之论!对自由洒脱的楚歌,荀子喜爱有加,向弟子们讲述天下歌乐,尝慨然拍案:“雅、颂之声虽齐,终不如楚歌之本色也!”
随着悠长呜咽的埙音,一声苍迈的咏叹骤然回荡山谷——
河有中流兮天有砥柱!
我有英才兮堪居四方!
天行有常兮,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地载有方兮,不为冬雪,不为秋霜
列星随旋兮,日月递炤
四时代谢兮,大化阴阳
人道修远兮,惟圣贤不求知天
天不为人之恶寒兮
地不为人之辽远
君子之道以常兮,望时而待,孰制天命而用之!
呜呼——
我才远行兮,天地何殇
吾心悠悠兮,念之久常
苍沙激越的歌声在山峦回荡,弟子们却连欢呼都忘记了。但为战国士子,谁都知道楚风招魂曲的凄厉悲切,今日荀子唱来,却是情境大异,使人平添一股烈烈感奋之情怀,弟子们一时竟是肃然默然。及至荀子转过身来,李斯便是深深一躬:“我师赐歌,辞意深远,鼓荡人心,李斯谨受教!”韩非也是一躬:“老师发乎《天论》,出乎《离骚》,过屈原之《天问》多矣!弟子当铭刻在心:制天命而用之!”荀子慨然一笑:“韩非呵,子能以老夫之歌与《天问》相比,颇近大道也!屈子者,烈烈有识之士也。然士子尽如屈子者,天下亦难为矣!”
“弟子谨受教!”李斯韩非甘罗蒙恬四人同声一拱。
“日当正午,离学弟子出山——”
随着陈嚣的宣呼声,少学弟子们齐喊一声师兄出山喽,挽手成圈踏歌起舞,唱得却是依荀子《劝学》篇编得一支歌儿:“青成蓝兮蓝谢青,冰寒水兮水为冰。积跬步兮成千里,十载学兮做砺绳。出山行兮路修远,学之大兮终得成。”
歌声漫漫,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