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6 部分(2 / 7)
队伍。依马上包裹推测,定然早就打好了主意。
“杨先生,朕在京城候先生凯旋!”
“臣定不负陛下之恩!”
杨瓒再次下拜。
“先生可还有话交代?”
杨瓒突觉牙疼。
知道朱厚照是好意,奈何话听在耳中,实在有些不对。
只不过,交代没有,请求倒是有一个。
“杨先生尽管说。”
杨瓒很不客气,话相当直接,“御赐匕首,不足掌长。”
翻译过来,匕首太短,扎人不方便,换成长点的?
朱厚照:“……”
不慎听了一耳朵的三位阁老:“……”
回宫取来不及,朱厚照令牟斌解下佩剑,交给杨瓒。
甭管是不是内造,凑合着用。朕亲手赏赐,扎人不耽误。
“谢陛下!”
郑重接过宝剑,杨瓒再次行礼。
旗帜扬起,众人登车上马,行出玄武门。
与此同时,几骑快马正飞驰在回京的路上。
顾卿一身大红锦衣,单手扬鞭,俊面含霜。
骏马撒开四蹄,如一道闪电,撕破冬日寒风。
第一百三十章 发威
正德元年十二月,鞑靼南下扰边,密云危急。天子调京卫三千人,以庆平侯世子顾鼎为总兵官,北上御敌。
都察院佥都御使杨瓒,兵部武库司郎中谢丕,国子监司业顾晣臣同为监军,并以锦衣卫南镇抚司佥事赵榆为副总兵,司礼监少监谷大用为监枪官,率先驰往兴州后屯卫及营州卫调兵。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同轻车简从的杨瓒一行不同,三千京卫北上,准备粮草伤药,马匹军械,需耗费相当时日。
天子心忧兵情,催了又催,甚至在早朝上摔了奏疏。
“如延误军机,尔等同罪!”
朱厚照震怒,满朝齐喑。
无人敢轻易出声,都是低头垂目,唯恐怒火烧到自己身上。
户部兵部火烧眉毛,从尚书侍郎到司务司业,均是不解衣带,忙得脚打后脑勺。
到第三日,兵器备足,甲胄发下,马匹大车凑足数目,唯粮草尚欠三成。
朱厚照再次发火,兵部还能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