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再战强敌(4 / 5)
撤出柏林。基于这些因素,林恩在贝尔维尤宫的临时掩体外仰头观望浩浩荡荡的苏军机群。尽管西方世界至今仍未真正解除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凭借地大物博的自然资源和吃苦耐劳的民众品格,苏联的工业经济同样在快速的恢复当中。林恩望远镜中看到的轰炸机多数是线条饱满流畅的新飞机,四发动机的大型轰炸机所占比例不低,而且如他所料,苏军轰炸机群第一次光顾柏林投下的并不是毁灭城市的炸弹,它们以磅礴气势发动了一场心理攻势,并且洒下了数以百万计的传单,提醒德国民众他们所谓的民主政府已处于第三帝国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而苏军此次挺进德国将是一次正义的解放行动。
在柏林,苏联轰炸机投下的是纸片炸弹,而在德国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战略据点普伦茨劳,数百架苏联轰炸机投下的可就是货真价实的高爆炸弹了。在这场硬碰硬的战斗中,德国空军毫不含糊地出动了两个中队的Me-262,凭着出色的速度性能和打了就跑的机动战术击落二十多架苏军轰炸机,己方无一损失,而双方战机的空战也再次证明,尽管苏制米格-9拥有更高的最大平飞速度,但它们差强人意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无法对德国的“前辈”构成致命威胁。
在普伦茨劳的地面战斗中,德国陆军第7步兵师在帝国近卫军第3兵团的协助下成功击退了苏军北翼兵团的连续进攻。根据情报,这一作战兵团拥有近卫红旗斯大林格勒-基辅坦克第5坦克军和近卫红旗喀尔巴阡-柏林坦克第11军两支王牌部队,他们一旦突破普伦茨劳防线,这两柄实力强劲的苏军装甲尖刀既可以继续向西突击罗斯托克等北部港口,也可以向勃兰登堡西北部和萨克森推进,从而隔断柏林地区与纵深腹地的联系。由于苏联空军的持续轰炸和地面部队的轮番冲击,德国守军也蒙受了较大的损失,而且经过东西方大战的磨练,苏联军队的低空协同效率较从前更甚一筹。在重型反坦克制导火箭弹药消耗殆尽之后,德军于15日下午逐步撤出普伦茨劳的主要阵地,并沿着通往德国北部的交通路线节节抵抗,驱使苏军部队选择向勃兰登堡和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萨克森地区推进。
及至15日入夜,德国军队先后丢失了科特布斯、奥德贝格、普伦茨劳、包岑等东部据点,苏军的南翼部队已逼近德累斯顿,北翼部队占领普伦茨劳,而从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越过边境的中路部队已推进到了距离柏林市区仅有四十多公里的地域。与令人失望的正面战场相比,德军在歼灭德共起义武装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单日实施7个歼灭战和2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