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驳斥的谏言(3 / 5)
,对着李世民欠身笑道:“臣忙了一夜,又饮了几樽酒,还请皇上准许臣下去歇歇。”
李世民颇有意味的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程知节站起身歪歪扭扭行了一礼,走到张焕身前的时候停了停,抓起案几上还没怎么动的一坛美酒,这才摇摇晃晃走了出去。李世民无奈的笑了笑,把目光投到了张焕身上。
张焕只看了几段,脸色就难看起来,看完后更是面沉如水,这份重臣们的联名奏章,主要内容就是对他的指责和非议!究其原因,正是他‘证照高句丽民众,前往西域修建唐直道’的谏言惹的祸。此前张焕数次向李世民谏言,高句丽灭亡之后征召青壮前去兰州府,修建一条通向怛逻斯城的直道,还拿秦直道的巨大作用来说服李世民。李世民其实也有些意动,不过鉴于这件事太过重大,还是给朝中几名重臣去了一封信,详细阐述了张焕的设想。监国太子李治收到书信不敢怠慢,马上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商议此事……
十数日前,东宫书房。
“诸位爱卿,如何看待这件事?”人都到齐后,李治屏退下人,微笑着询问众人。
众人互相看看,都没有先开口的意思。李世民在书信里并未表达任何看法,然而在座的几人都十分清楚,皇上其实是倾向于张焕那道谏言的,否则的话会直接驳回,而不是郑重其事的让重臣们一起商议。
李治见没人说话,目光左右转了一圈,然后停在了长孙无忌身上,笑着问道:“舅父大人有何高见?”
长孙无忌眉头微微一蹙,随即恢复了正常,欠身道:“太子殿下,始皇帝修筑秦直道,不但沟通了中原腹地,而且还加强了朝廷对北方边陲之地的控制,同时对抵挡匈奴入侵起了重要作用,重要性几可比拟长城。”说到这里长孙无忌顿了顿,看了看房玄龄等人。
房玄龄等人齐齐点头,对长孙无忌的说法完全认同。
长孙无忌接着道:“从秦直道的重要性看来,我大唐似乎也该修建一条唐直道。”
李治听了这句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和张焕闲聊的时候也说过这个话题,对于修建唐直道的重大作用和意义,理解之深远甚于在座诸人。因此听见官居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似乎很赞同,心里自然十分喜悦。
没想到长孙无忌忽然来了个转折:“但是臣以为,此一时彼一时,彼时北方匈奴不停前来骚扰,再者道路十分不畅,从关中向北方运送粮草困难重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