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二十七将帅(8 / 12)
光从他的履历来看,就像争议中形容最多的,一个从头到尾都一直是在纸上谈兵的将领。
他能晋升大将,所有人都知道主要是因为第四方面军在伊尔吉兹大战和横扫西哈萨克时的出色表现,但这个胜利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李明泽这个指挥官的功绩,即便这次大胜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堪称推动了整个对苏战争第一阶段的进程,赫马克籍此可以成为大将勉强说的过去,但他的排名却实在太高了一些。
不说其他人,就说排在他后面的蒋清槐,赫马克还在加拿大军队服役时,出身炮兵的蒋清槐已经高居阿拉斯加集团军级别的指挥官了,科雷马河战役时就是第六集团军副司令,论资历比赫马克还要高得多,1919年就晋升上将,只是后来运气不大好,攻占远东,击败日本后,他随第六集团军长镇日本、朝鲜和台湾等地,很少有发挥的机会了,后来更是调入炮兵部队筹办霍林斯克(位于湖南省)炮兵学院,担任霍林斯克炮兵学院院长近十年,最后调入国防大学担任副校长,直到三年前才升任炮兵部队司令。可以说不论蒋清槐在阿拉斯加炮兵的发展和炮兵素质的培养上所建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光说资历职务、就算是顺位接替也足以当得起大将,且对比资历比他只是稍高一线的顾项鹏的排名,那蒋清槐不说超过顾项鹏和刘敬文,但排在赫马克前面似乎没有问题。
当然表面看上去超过赫克马的不在少数,不只是蒋清槐,排在赫马克后面的人似乎都不比赫马克的竞争力弱。
排蒋清槐之后,列七位的司马文杰,资历也是高得吓人,虽然其职务很长时间都不怎么显赫,但说起来他却是谢缵泰时代阿拉斯加空军的另一个技术研发上的主要主持者,长期担任空军后勤装备部长、军科院副院长、军科院空军分院院长,虽然因为技术军官的身份,加上起点太高(独立战争后已经是中将,1919年已经成为上将),鲜少升迁的时候,但光是阿拉斯加空军能称霸全球这一点,司马文杰这个谢缵泰之后空军技术的第一主持人就足以可说是功勋卓著。
1929年后调后勤装备部担任副部长,去年升任后勤装备部第一副部长,更兼任陈国清留下的军科院院长职务,后勤装备部的一系列成绩自然都有他一份。不管资历、贡献、职务地位,成为大将对司马文杰来说实在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非议没有,为他的排名叫屈的倒是不少。
排名第八的韦哲元资历相对较低,一战时,还只是一名团级校官,不过后期升迁很快,任职过的部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