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二十七将帅(7 / 12)
方面军中第一批渡河的部队,他这个方面军副总指挥带领第十四集团军参与过阿克莫拉、科克切塔夫等多个战役,从资历地位和功绩来看,成为大将当然没有问题,争议多是来自其排名。
排名第二的布拉德·范迪,这个曾在克卢恩演习时进入叶枫法眼的小营长,眨眼二三十年过去,已经从小小的尉官登上了大将的宝座,做为装甲部队司令,这次阿拉斯加重装部队在各个战场逞威,与他自然也大有关系,且他后来加入第三方面军担任参谋长兼副总指挥,攻克鲁德内、库斯塔纳、铁路出口等,都有很出色的战绩,最后的叶卡捷琳堡大战,围歼西岸方面军也都有出色表现,这次晋升倒也不枉当年叶枫的一番刻意栽培了。
排名第三的顾项鹏这次晋升并且高居第三位,不得不说与叶枫解释的新标准大有关系,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虽然顾项鹏本人指挥的大战非常少,但有一点贡献的确不可否认,做为阿拉斯加装甲部队第三任最高指挥官,他主持装甲部队(包括装甲师)的时间是最长的,长达十几年时间,可以说阿拉斯加装甲部队能有现在的辉煌,固然与托马森和范迪等人大有关系,但最关键的发展时期还在于顾项鹏任职的时候。
总体来说他与刘颂亭、冯可齐等人的情况极为相似。是老资格的大军区、联指级的指挥官(兵种司令等同大军区司令),这一点这次的十五个大将当中无人可比。所以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光论资历,他也足以当得起大将军衔了。
排在顾项鹏之后的刘敬文是总参的第一副总参谋长、年初还兼任了国防部长,光以这个身份来看,就可以肯定这次对苏战争,从作战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肯定少不了他的功绩,战争进行的越顺利,计划完成的越快越好,他的功劳就越大。晋升大将自然不存在什么争议。
不过排在刘敬文之后的赫马克的争议就比较大了,甚至可以说是这次所有的十二元帅、十五大将当中争议最多最大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赫马克从军资历是高,但前半段是在加拿大自治领军队(加拿大降兵降将的服役期计算包括加拿大军队时期),加入阿拉斯加军队后更从没有担任过团以上部队的一线指挥官,而是一直担任参谋职务,甚至都不带长的,从团参谋到师参谋,直到师参谋时才当过参谋长,然后先后在第三集团军、河东、中南、贝加尔三大军区担任作战参谋,又直到贝加尔军区时才担任副参谋长,最后在去年成为军区参谋长,不久后又成为预备队司令部的参谋长,第四方面军组建,又成为方面军参谋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