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宣而不战(3 / 4)
下,分成南北两个突击集团,企图从行进间突破苏军防御,向卡拉奇总方向发展进攻,围歼顿河右岸的苏军,从西南方向突向斯大林格勒。
8月25日,德军渡过顿河,开始向斯大林格勒发起全面进攻,曾一度攻入城西北部的工业区。但是在斯大林格勒军民的顽强抵抗下,德军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随着伤亡的逐步攀升,前进的步伐逐渐放慢,最终限于停滞。
就在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同一时间,苏联统帅部开始在德军侧翼集结战略预备队,准备实施反击作战。显然,这是个决定苏联命运的时刻,斯大林决不允许任何外来因素干扰战役的进程,只好采取了沉默的态度,没有发表任何声明。
中国对日本宣战,却没有向轴心国的核心德国宣战,使希特勒从中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抗战爆发前中德双方曾经有过将近十年的蜜月期,中国总统孙百里又带有强烈的德国背景,这些因素促使希特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政策,于是命令驻华大使馆搜集相关情报,用最快的速度摸清中国政府对德态度,同时拒绝了日本政府要求断绝与重庆政府外交关系,承认南京政府的要求。
对于日本来说,没有比中国宣战更严重的事件了——太平洋战争已经进行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能够击败美澳联军,同盟国将失去在亚太地区最后的反攻基地,日本就可以腾出手来慢慢巩固占领区,利用南太平洋地区的资源大规模扩充军备,为登陆美国本土做准备;反之,一旦澳洲战局失利,新近占领的东南亚诸国和太平洋各岛将处在盟军的兵锋之下,随时面临着对方反击的威胁。因此,不断从中国战场抽调精锐部队南下,以保证压倒性的兵力优势是唯一的选择!然而,只要中国军队在广阔的战场上恢复攻势,日本非但不能继续抽调兵力,反而要增加侵华日军的兵力,因为这里距离日本本土实在太近了,而台湾海峡又扼守海军进出南洋的通道!
因此,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着实让日本统帅部惊慌了一段时间,他们在第一时间停止了调兵行动,然后命令关东军两个师团向华北方向运动,同时要求华南、华中和华北驻军在保持高度戒备并加快构筑坚固防御工事的速度,随时准备应付中国军队的进攻。
然而,三天过去了,中国军队没有任何动静;一个星期过去了,还是没有动静;两个星期又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主动出击的迹象,把提心吊胆的中国派遣军搞得莫名其妙——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原来,在谈判当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