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宣而不战(2 / 4)
消耗,日军却停止了大规模的增援,此消彼长,美澳联军的防线变得越来越坚不可摧。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在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以后才得知具体内容,此时,这位傲慢的英国人心情绝不是单纯的愤怒能够表达!
1942年7月初,北非英军在隆美尔指挥的德意军队打击下,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如果北非失陷,英联邦等于折断了脊梁,英国本土同远东和澳洲之间的联系将被切断,无法动员英联邦雄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控制了北非,不仅英联邦之间拧成一股绳,而且可以西西里为跳板,进攻意大利,打击在希特勒占领的欧洲软肋。然而,英国空军的主力在不列颠空战中已经消耗殆尽,连英伦三岛都快照顾不上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飞机来与德国争夺北非的制空权,只能依靠美国提供帮助。
罗斯福正准备派出阵容强大的空军助战,本土却遭到日本轰炸,紧接着又被日本陆军成功登陆澳洲,迫在眉睫的威胁使罗斯福立即改变主意,把几乎全部的空军集中到太平洋战场,用数量优势来抵消日本战机的技术优势。这样一来,德国凯塞林第二航空兵团就非常轻松地瘫痪了英国马耳他岛空军基地,获得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并对地面战斗实施火力支援,保障了地中海航线的畅通,使得隆美尔‘非洲军团’作战物资得到及时补充。此后,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惨烈搏杀之后,英军阿拉曼防线被德意联军突破,隆美尔趁机挥师猛进,将残余的数万英军压缩在以亚历山大港为中心的狭窄区域内,时刻面临着灭顶之灾。德军前锋已经推进到距离苏伊士运河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运河交通随时都可能被切断,希特勒用勒紧了大英帝国的脖子,往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只能依靠美国的支援苟延残喘!
因此,尽管丘吉尔对美国武断地把印度、缅甸划入中国战区、香港归还中国的作法非常不满,也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极不情愿地通过电台发表欢迎中国加入同盟国的宣言。
克里姆林宫的主人斯大林和丘吉尔是一对难兄难弟,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里就开始诅咒该死的美国佬和可恶的中国人,然而,苏德战场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并且同样需要美国的物资援助——德国统帅部在1942年夏季制定了代号为‘蓝色’的作战计划,准备集中优势兵力夺取苏联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斯大林格勒,进而高加索的石油产地!
7月17日,斯大林格勒战役拉开序幕。德军第六集团军在炮兵、航空兵的支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