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齐州乱(3 / 5)
为之。
阴弘智有这个动机,算是嫌疑人之意。再者,躲藏在暗处的王君多也很有可能挑拨离间,因为根据夜北的调查昝君谟、梁猛彪两人与河洛的草莽绿林有联系,这背后本身就与王家联系紧密。
既然王君多在齐州,那么他导演这场齐州大戏的可能性就肯定存在。总而言之,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激化李佑和权万纪之间的矛盾,继而挑起李家父子相互猜忌,然后拔刀相向。
现在这个局面,要么李佑乖乖前去长安束手就擒,从形式上来看,这也是李佑唯一的选择。至少在皇帝李世明自己看来是这样的,否则他不会下这样一道圣旨,然后让刑部尚书轻率地前来齐州,想要就此解决问题。
谢逸很幸运,幸好他读过历史书。知道原本历史上的齐王李佑是有可能会反叛的,所以他心里一直有这样一个考量,并且有心理准备。
既然如此,齐王李佑乖乖前去长安的概率很低,如果他不去长安会怎么样呢?那可就是赤果果的抗旨,等同反叛。
尽管针管是七年尚未到。但叛乱似乎已经等不下去了,齐州要出乱子。谢逸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然而当此之时能怎么办呢?
阻止叛乱吗?
似乎已经来不及了,李佑现在要么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要么是箭已离弦,一切都为时已晚。
加之本身和李佑的关系并不算好,对于一个想要反叛的皇子而言,一个从都城奉皇命而来的侯爷会显得很多余,必然欲除之而后快。
哪里会听从自己的劝说呢?只怕现在杀手已经在路上了吧?想到这里。谢逸猛然心里咯噔一下。
说的没错啊,如果李佑真的狠下心来反叛,对自己动手是必然的。除了自己,齐州刺史,自家老岳父徐孝德也在刺杀的名单上,除非愿意顺从于他,否则必定是人头落地,身首异处的下场。
只是顺从他……
李佑能成功?谢逸暗自摇头。不禁觉得有些可笑,大唐太平盛世。朗朗乾坤,造反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不得不说,李世民这些年的为政之策还是很不错的,颇得百姓喜爱赞成。这些年可谓是天下归心,国泰民安,百姓是不想打仗的。
所谓人心向背在古代的战争中至关重要。李世民已经拿稳了这一点,其他人焉有胜算?所以贞观年间的大唐,谁想要反叛成功简直就是自寻死路,也是天方夜谭,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