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八章 冬寒春暖(四)(2 / 5)
,各种谣言漫天飞舞。有学者撰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文人或商人自办刊物登载文章公开销售,官府竟然不禁。《华夏半月刊》还转载好文章,于是给《华夏半月刊》投稿者十分踊跃,文章一旦接受登载,作者可获可观的报酬,于是出现了写文章养家活口的自由撰稿人。报刊业由此兴盛起来,文章种类越来越丰富,其中不乏黄色、黑色和灰色者,而且专业性越来越明显。后来出版业的兴旺终于刺激产生了造纸业和印刷业的技术革命,政府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发行了纸币。
“不称王”的观点遭到了工、农、兵、学、商各界的普遍反对,归纳起来反对的理由有如下三条。一,天下不可无王,无王就是无政府;二,不称王是投降派,有妄图臣服忽必烈的嫌疑;三,不称王是倒退派,有拥戴无能的赵氏宗人复辟的嫌疑。这三条理由将“不称王”的观点批驳的体无完肤,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吴公公看到这些文章时都开心的大笑,心情特别好,吃饭特别香,睡眠特别足,精力特别旺,工作效率特别高,侍候小柔特别卖力气,小柔则感觉特别过瘾。
争论发展到谁能称王,归纳起来有四条。一,强者为王;二,仁者为王;三,德者为王;四,贤者为王。争论的结果是只有宝爷能称王,谁敢自不量力的与宝爷竞争,嫌命长吗。即使宝爷不会怎么样,竞争者也应当撒泡尿把自己好好照一照,在强、仁、德、贤这几方面能与宝爷相提并论吗。这样的文章使吴公公舒坦无比,小柔则更加卖力的将吴公公侍候的舒服无极限。
文武高官都能看出来社论出自何人之手,纷纷找贾迩冶要求修改“不称王”这个观点。贾迩冶不与高官们讨论这个观点,他对高官们说你们有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在报刊上发表嘛,不过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高筑墙”和“广积粮”的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回家抱孩子和女人去,而且还威胁要采取措施让其无青春靓丽的女人可抱,只能抱人老珠黄的黄脸婆。“不称王”是政治,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在政治问题上以不同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政治走向从来就是由少数人决定的。“高筑墙”和“广积粮”是实实在在的军事斗争准备和物质保障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
于是不少文武高官也临时加入了写作大军,但是都使用笔名投稿,“广大无边”是范广的笔名,“威风八面”是杨虎威的笔名,“烟雨江南”是闵烟的笔名、“无法无天”是金无忌的笔名,“大开大合”是门开合的笔名,“焕然一新”是朱焕的笔名,“顺水推舟”是丁顺的笔名,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