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说服,大唐迈向航海时代第一步(3 / 4)
些都是大实话,可说出来又有谁会信?没被当成疯子,异教徒就不错了。
马周继续道:“这想要说服取信人,首先自己要拿得出足够的例证,而不是空口白话。海上商路据我所知,早在汉代就有。大人何不从汉代开始调查,将海商的情况,详细表明,以实际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罗士信双手一合,道:“就这么办!”顿了顿,指着马周道:“这事是你提的,少不了你的份,我们一起动手。”
马周作揖道:“愿意效劳。”
自受到马周蛊惑的那一刻起,罗士信仿佛回到了以前大学写论文的时代,疯狂的找着航海资料。
这苦功夫下去,罗士信再一次感受到古人的伟大,他们就如盲人摸象一样,给后世人创造了一个有一个鲜明的事例,给后世人参照,从而超越。
细查下来,我发现航海的事业从秦朝就已经开始了。秦始皇时期,海路西探,到达东南亚诸国,还到了印度。汉朝,汉武帝平南越后,即派使者沿着百越民间开辟的航线远航南海和印度洋,经过东南亚,横越孟加拉湾,到达印度半岛的东南部,抵达锡兰。三国孙吴横跨江东,开创造船业,训练水师,以水军立国,并派遣航海使者开发疆土,与外通好。北上辽东、高句丽,南下夷州和东南亚、柬甫寨等地。魏晋南北朝也是一样,通过番禹与中国经商的国家多达十数个。
但是因为造船业的发展缓慢,并没有能够支撑大型商船的往来,都是小打小闹的多。然而就算是小闹,一趟成功,也能获得丰厚的利润,只是小打小闹的危险程度是极其大的。
首先小船难挡大风浪,大海无情,一个不慎人财两失。其次经海陆而行,将途径多个国家补给,小船护卫不足,也容易让人黑吃黑给吞掉。还有航线的不确定,指南针的不精确,各种问题的存在。正是因为存着这些问题,航海事业也一直没有发展起来,处在小打小闹的阶段。
有了这些成功的例证在,罗士信的发展航海事业的说服力大为增强。马周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在不断的收集证据中确认了这个提议,成为了忠实的执行着。
在他的帮助下,罗士信写了一篇长达千字的奏章,将航海事业的利处一一表明,同时也没有任何隐瞒的将不足的地方说了出来。
这份奏章的反响便是不同了,要什么有什么,不在是空口白话。
针对这份奏章,满朝文武张开了长达一个时辰的讨论。最终得到了房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