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20 / 23)
个女子如此,但更重要的,十四心里估计已经衡量过了,他的这步棋,走得妙到极端。我刻意文中安排了一幕让李德全故意命王喜把若曦罚跪的原因散布出去,并且因此挨打,一则是此时的康熙在储位继承上处于胶着状态,他需要一个试探,二则其实是在提醒读者这里面有鬼,请大家留心。
我侧靠在榻上,细细琢磨着王喜的话,-泄口风是我师傅准了的-,那就是康熙准了的,可康熙为何如此?为何要让各位阿哥特意知道我为何被罚?还未想出眉目,闻得院门-吱呀-声,紧接着-笃笃-敲门声。―――――文中就是这么一笔,我没有再写,因为若曦不明白我怎么能写?但是这是给读者一个提示。
然后紧接着,十四得到了什么?文章中的原话我懒得找了,但是十四从此风生水起!康熙愿意把事情交给他办,愿意仔细观察他的表现,这一切就是机会。
但是这一切不是若曦能看到的,能理解到的,我用第一人称,我明面上只能这么写,若曦真正对十四有所惊觉,是在这一幕。
三,正在胡思乱想,忽闻得人语声,忙快速闪到侧墙后躲起。不大会功夫,听到脚步声停在了宫门前。十四阿哥的声音,"这地上的翠竹不象是人随手丢弃的,是特意摆在这里的。"半晌没有声音,八阿哥淡淡说:"竹叶上露珠还在,看来她刚去不久。"十四道:"哪个私下受过娘娘恩惠的人放的也未可知,她如今不见得有那个心。"十四为何如此说?不过这样也好。寂静无声中又过了半晌,闻得十四说:"八哥,昨日刚在娘娘墓前久跪,今日又悲痛难抑,娘娘地下有知,定不愿你如此以至伤了身子。"静静过了会,八阿哥长叹口气,道:"回吧!"两人脚步声渐去渐远,寂静中,我又站了一会,转到门口,默立半晌,慢行而回。
此处我用了一个反问质疑十四,十四为何如此说?但我没有把若曦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出来,而是通过后面一个,"默立半晌,慢行而回。"表达了此时若曦的万千思绪。
但是在草原上,我用若曦和十四之间的一个玩笑,把若曦的心思挑了出来,若曦说十四是狐狸,惦记着农夫的鸡,十四面色立变,他怕什么?怕的不仅仅是若曦,还有老八。
所以到毙鹰事件发生时,若曦会怀疑他,前文一步步的伏笔都推向了那个怀疑。
关于十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