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5)(13 / 22)
气的把胤礽的学问特长做了简介,好似在侧面的夸奖自己,有些骄傲有一些自豪,“朕告诉你们这些是想让你们以胤礽为榜样,日后也能够像胤礽一样复读经义如数。做到自初读至终篇,为时甚久,目不傍视,身不欹倚,无惰容,无倦志,正襟端坐,口诵手披。朕把胤礽留在这里,也好让你们有个榜样,朕对你们也很期待,可是朕的精力有限,不能够个个都亲自教导,所以把你们托付给他,他也能够在朕不在的时候给予你们指导一二,相信你们能够受用终身,哪怕你们能够做到胤礽的一半也让朕欣慰不已了。 ”
康熙说完自然是胤礽的出场时刻,胤礽一排太子的派头,虽然有些骄傲却也有礼有节,“孤乃皇阿玛亲自教导,虽然不如皇阿玛说的那样好,却也算是学有所成,不曾辜负皇阿玛的期望,孤自来从来惟知读书,嬉戏之事一切不晓,对于满、汉、蒙三种文字也略有通透,娴驭武功,像皇阿玛说的骑射、言词、文学,倒也都能算得上是知晓一二,所以皇阿玛把你们托付给孤,能够替父分忧也是故的福分,孤也不敢推辞,因此以后孤会对大家勉励苦学,希望弟弟们不要觉得辛苦。”
康熙对于胤礽的发言很满意,他也怕胤礽年幼压不住这些自小就娇养跋扈的皇子们,所以特地强调了胤礽是替自己教导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尊敬一二,众皇子自然懂得弦外之音,一个个毕恭毕敬的给皇太子行了国礼,并且“感谢皇太子的教导。”
由此皇太子胤礽正式入驻上书房,虽然只是每天的半日光景,可是却给上书房明面上波涛滚滚不见半点风浪,底下是暗潮汹涌,只待一触即发,便可以浪涛汹涌,遮天蔽日。
俗话说一山容不得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以前的的上书房是胤褆的天下,弟弟们对他的号令无所不从,如今他却要屈居人后,事事都要受人指点教导。
就算胤褆是人中龙凤,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愿意学习那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冲天,也架不住胤礽猛击他的软肋,一是康熙的印象,二是兄弟们的敬重。
作为皇长子,胤褆在康熙面前还是很有地位的,至少比兄弟们能够在康熙面前说得上话,也得宠多了,以前每天简评文章作业武功,康熙也常常的夸奖胤褆一二。可是自从胤礽来到上书房以后,胤褆就别想听到康熙的夸奖,就算有所赞扬也是给胤礽的。
胤褆最气不过的是康熙还让自己跟着胤礽学习,还当着那么多弟弟们的面说,这就是告诉弟弟们自己这个做老大的不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