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8 / 9)
还碰到了贺静宜,跟她的老板陈华在一起,他们似乎正要去见孔市长。”
“看来亿鑫加快收购冶炼厂的动作了。”
君培当天开车赶回汉江市,所里还有更多事情等他处理。
上班头一天他便忙到晚上十点,和另一位律师一同准备他刚接下的一宗涉外投资业务,刚招来的助理小刘法学专业毕业,具备英文专业八级水平,但却在翻译一份法律文书时急得要掉眼泪了。他看了看她己经翻译好的一小段不禁皱眉。
小刘看着他的脸色,委屈地说:“我的强项是听力和口译,把中文文件翻译成英文要稍微弱一点,而且这些金融名词太专业了。”
这种解释对他来讲自然毫无意义,他想了想,打了任苒电话向她求援。好在任苒上班以后,手机开着的时候比以前多。
“真是不好意思,小苒,这份文件赶得很急,时间这么晚,我已经来不及去另外找人了。”
任苒答应下来:“我可以试试,金融名词没问题,但是法律名词对我来说恐怕有难度。”
“名词部分我来告诉你。我这就过来接你。”
任苒过来以后,迅速看了一遍文件,将那部分她拿不准的法律名词列出来,田君培马上做了一个中英对照出来,她一边翻译,一边录入,速度让助理小刘瞠目,忍不住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问她。
“任小姐,你是学英语专业的吗?”
她摇摇头。
“太让我沮丧了,我蛮以为在非英语专业的人当中,我的英文就很厉害了,可是远不如你。”
“那不见得,我在英语环境里工作过,这几年在做业余翻译,只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罢了。”
“那你怎么会这么熟悉金融名词,一点都不需要查对。”
“我是学金融的。”
“这些倒也不难。不过怎么才能做到中译英也流利到这种程度呢?”
任苒还真说不好,在母亲的督促下,她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英文功底,留学澳洲期间,教授就称赞她写的英文论文毫无中式英语的味道,用他的话讲就是:“你的好多同胞语法正确,词汇量不小,就是写作起来缺乏流利感,你的英语完全没这问题。”在香港工作的八个月,同事交流全用英文,每天都要做大量英语报告,将部分金融工具转换成适应国内需要的新投资品种进行研究,更是让她的英语写作能力突飞猛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