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坏苗头(6 / 7)
评定新一年的工分。
评工分好说,队里几个权威人士经验丰富,对队员们的工作能力了如指掌,比去年略有调整就好。
除了几个老人会调低,另外也有调高的,尤其长了一岁的半大小子力气也大起来。
定完工分又开始商量春耕以及预防春旱的事儿,先春耕然后还得挑水浇麦子。
说完大体的活儿,周诚志道:“今年八龙治水,怕是要干。咱们大队沟河不多,就这点河水就怕不够用的。”
老话说“七八龙治水,春秋月有虫蝗,遍伤人民,五谷长价,百姓饥荒。”说的就是春天虫子多咬庄稼幼苗,夏秋蝗虫多啃庄稼枝叶,都不是好事。
这是他多年来的经验,当地就算没有十年九旱那么夸张,但是三年一旱是肯定的。
不是春旱种不了春地麦子减产,就是夏天旱,庄稼干死,也有可能秋天旱,种不上麦子,冬天也有可能几乎不下雪干得要命。
甚至有些年头是大半年不下雨,干得河床就和鱼鳞一样。
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他觉得今年要干,尤其又和八龙治水撞上,那自然深信不疑的。
有人道:“队长,不是修了马旺水库吗?到时候得放水吧。”
“就是啊,大家一起修的就得一起用。”
周诚志道:“就算放水也就用一次,你还能常年用?哪里有咱们自己存着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来的舒服?”
周明愈道:“队长说的对,咱们要是有井,就趁着放水的时候蓄满,要是没有,就只能用一次。”
有人就说村里沟河也挺多的,不用挖新的,毕竟修水渠、挖沟、挖井是最累的,而且还得春耕春种呢。
周诚仁吧嗒两下烟袋,吐了几个烟圈,慢悠悠地道:“咱们村里的沟都不深,存水不多,真要旱起来不下雨,春天秋天都挺要命的。我瞅着还是得挖,起码把以前那些浅沟挖深。最好把没有井的那些地头也挖几个大井,抗旱也方便。”
周诚志又让几个老头子发言,说说意见。
周玉忠道:“西河崖那里地势高,淤得又厉害,这会儿也没多少水,不如把泥挖出来当肥,就在那里挖上两三个平塘。”
平塘就是四方形的深井,长宽超过五六米,深五六米,这样一个大井,有时候能打出泉眼来,蓄水最好不过。
周诚义等人也觉得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