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说话不易(7 / 10)
理论:最重要的一条绝对是自保。没用的话,脑袋一热蹦出来的话,违反政策的话,在领导面前千万不能说,哪怕是开玩笑都不可以,否则前功尽弃,后果不堪设想!那位许博士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吗?时刻谨记:你不说话,绝没人埋怨你装哑巴。
再就是一定要说话。而且不但要说,还要敢于说话,善于说话。俗语说:老虎不发威,永远是病猫嘛。从事物正反两方面思考,思考成熟了,就可以把自己认为有益于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不管是不是顺着领导的意思都可以说。反正自己人微言轻嘛,说错了,大不了被追究个“太傻,太天真”。可万一要是“撞”对了呢?嗯,有思路不就成了“开拓性”人才了吗。
而有时候,还要适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决不能给领导留下个人云亦云的印象。但是以三次为限,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好了,各抒己见很可能就演变为一场争论了。记住一条啊,一般是不会有人当场站出来,给你评判是非曲直的。咱国企可都是有职业素养的人呢。
杨明峰不轻不重地敲了三下门,听见里面传出了句“请进”。便拉了拉夹克衫下摆,大大方方拧开门把手走进去。他现在见到达总,已是少了些拘谨,多了几分感激和敬畏,因此脸上是发自内心的笑模样。
达文彬坐在大班台后面,看见他仿佛身后拖着一抹阳光,轻快地走进来,不觉用欣赏羡慕的眼光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好几眼,微微笑着点了一下头。杨明峰来到班台前,把手头上的资料探身放在达文彬手边,恭敬的声音说:“达总,这是培训公司传真过来的资料,请您过目。”
达文彬沉思着“哦”了一声,翻开用大头针别着的资料,貌似认真地看了一遍。在资料最后面,是杨明峰附的一页信签纸,纸上简单写着几条他自己的考虑:【1.人员名单;
2.车辆配备(是否需要在当地留小车);
3.培训地点是否必要预先实地考察;
4.食宿标准;
5.文具准备、网络配置、需要携带的现金……】达文彬粗略地扫了两眼杨明峰绞尽脑汁写的这些合理化建议,缓缓抬起头,指了一下班台对面的椅子。杨明峰这才敢坐下,随手打开会议记录本,摊在膝盖上。不想达总并没有像杨明峰来之前预想的那样,首先被夸奖一句“考虑得够周到的”,甚至连个“好”字都没有。看那神情,完全就像杨明峰这个初出茅庐的菜鸟,理所当然考虑到这些似的。
达文彬双手支撑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