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开眼界 (1)(14 / 22)
有幸听名家传授真经,那可是别人求都求不到的机缘。
自从步凡离开拍卖行,佟一琮和他的联系就少了,不是俩人感情变淡,是佟一琮懂得时间对于步凡的宝贵,半路出家的那份艰苦,不是别人能达到的。步凡曾告诉他,有时候对着一块玉石能坐一天,困极了干脆把玉石放床上,搂着睡一晚。这样入心入迷,连睡觉都舍不得,生怕浪费了一点点的时间,佟一琮不忍心打扰,更不能去打扰,他坚信,步凡的成功会比别人来得更早更快。
果然,步凡给了他一个更大的惊喜:“我有作品参展。”
这倒出了佟一琮意料,原因简单,步凡师从陈睿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怎么可能这么短时间就有作品参展?这也忒快了,简直是火箭速度。要知道,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海派玉雕是中国玉雕四大流派之一,在玉雕艺术中有很强的影响力。“雕琢细腻、讲究章法、造型严谨、庄重古雅”十六个字是海派玉雕的特点,几个月时间,步凡就算是神童,怕也是只能领会海派玉雕的皮毛。转念一想,佟一琮便释然了。步凡的爷爷是扬派玉雕师,古来就有“天下玉,扬州工”的褒奖,明代嘉靖、万历间琢玉工艺家、雕刻家陆子冈就是扬州工,《苏州府志》赞:“陆子冈,碾玉妙手,造水仙簪,玲珑奇巧,花如毫发”。步凡自小琢玉,功夫深厚,虽说师从陈睿时间短,但在上海的十几年一直浸淫在海派玉雕之中,扬派海派两个派系的玉雕精髓步凡都有掌握,再加上名师指点,自己刻苦,外力内力同时发力,成功的过程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打通了任督二脉。
这样一想,佟一琮理解了步凡这么快能拿出作品参展,他的好奇却转化为步凡会以什么样的作品来参展。海派玉雕共分为五大类雕刻,分别是炉瓶器皿、人物佛像、花鸟、走兽和天然瓶,佟一琮分析,步凡的作品也应该不离其中,至于所用玉石应该也是海派玉雕师们最常选用的河田玉。
看到那件展品,佟一琮知道步凡的出人意料层出不穷绵绵不绝。玉石选材是个意外,采用材料上标注为透闪石,并不是海派最常选用的和田玉,而是岫玉的黄白老玉。摆件取名凿壁偷光,汉代刘歆在《西京杂记》中讲“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这个成语人尽皆知。步凡用的是浮雕技法。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在玉石面上雕刻凸起物像,分为单面透雕和双面透雕。单面透雕只刻正面,双面透雕将正、反两面的物像都刻出来。这件摆件是单面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