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立场决定生死 (1)(20 / 23)
个人,就这样在历史上留下了姓名。
神秘的丝巾
俗话说得好,钱越赌情越薄,酒越喝情越厚。在这世界上,你再也找不到比酒更能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东西了。沈玉和殷计是来救王守仁的,开始时和两个锦衣卫还是相互提防,紧张戒备,谁知道喝着喝着,四个人竟然亲亲热热搂抱在一起,彼此称兄道弟起来。
兄弟是兄弟,工作是工作,这两桩事还是分得清的。虽然两名锦衣卫醉态可掬,但是他们还是摇晃着身子,挥舞着钢刀:王守仁,到半夜了,你快……快点儿自己投江,我们也好回北京写结案报告。
王守仁赔笑道:两位好兄弟,咱们能不能再商量商量?要不这个江……咱们今夜就别投了,水太凉……
锦衣卫叱道:少来!王守仁,你有没有搞错,皇上让你投江,是安排你的工作,你对工作是什么态度?这种态度,能搞好工作吗?哼,亏你还是个读书人。
王守仁无奈,只好向两名锦衣卫鞠了一躬:无论如何,谢过二位的全尸之德,就是怕江里的水冷寒,会着凉拉肚子的……
锦衣卫:别废话了,快点儿走吧,早点儿投江我们也好早交差。
王守仁迈着艰涩的步子,往江边走去,此时夜半,云月朦胧,怒江涛声充斥了整个天地,王守仁的心里,却比江水更要冰冷。走到了江边的滩涂之上,王守仁停下来,回望喝得醉醺醺的沈玉和殷计,哭道:两位兄弟,求你们醒一醒,一定要把消息告诉我们家,一定要啊。
沈玉和殷计举起空空的椰瓢:再……再来一瓢。
王守仁真是没辙了,踏着泥沙,一步一步地走到江边,就听“扑通”一声。两名锦衣卫赶紧揉揉眼睛,已见江边空无人影。锦衣卫急忙奔到江边,只见江边扔弃着王守仁的一双鞋,还有一块丝巾。
值此,两名锦衣卫长松一口气:王守仁已经投江了,我们的工作,也顺利完成了。这双鞋和这块丝巾,我们要带回京师去,作为这次结案的重要物证。
这时候沈玉和殷计东倒西歪地走了过来,道:差矣,你们俩傻瓜蛋差矣。物证有两样,鞋子和丝巾,你们只需要带回去一样就可以了。留一样放在江边,让来来往往的人都能够看到,都知道王先生掉江里了,消息传到京都,这也算是你们的工作成绩啊。
有道理,看不出来你们两个还很有头脑啊。锦衣卫点头道:那我们就带丝巾回去吧,把鞋子留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