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圣人家世不寻常 (1)(20 / 23)
华问:金子那么贵重的东西,你怎么会丢掉呢?那人回答说:我是喝多了酒,走到河边洗脚,顺手把装金子的皮囊放在了一边,谁知道……我的金子啊,老天爷,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王华道:好了好了,乖,你不要哭了,你的金子我捡到了,因为怕别人抢夺,就扔到水中藏起来了,你自己下河捞上来吧……
醉汉跳到河里,果然捞出了金子。然后他扭着小王华,找到了小王华的家里,说出了这事,然后道:你们家人可都听好了,这孩子聪明绝顶又善良至极,长大以后铁定会有大出息,相信我吧,不会有错的。
不亦挨刀乎
春天,小王华进了私塾,开始读书。可是小朋友们都不爱读书啊,哭着闹着要求出去玩,先生只好说:那好吧,今天就不上课了,你们大家都去玩吧。小朋友们兴高采烈地飞奔进绿色的田野,放飞心灵。只有小王华仍然坐在座位上,拿着书本看个不停。先生问他:咦,你怎么不去观春?
小王华掷地有声地回答:观春何若观书?
看得出来,这孩子对文字有着一种病态的敏感,读书有成,那是必然的。
没过多久,县令来学校视察,学生们疯跑出去看,王华仍然端坐如故,读书不辍。别人问他:你不害怕知县吗?
王华诧异地问:知县和你我一样,也是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为什么要怕他?
这个故事旨在说明,幼年时代的小王华,就对于权力的运作规律,有着深刻的洞察与认知。这种认知,是许多人活一辈子都达不到的。别人之所以无法达成这一认知,仅仅是因为他们对文字没有感觉,对于文字所记载的思想,就更不可能有感觉了。
面对这个聪明绝顶的孩子,乡塾老师钱希宠哀叹曰:完了,最多不过一年,我就没东西教这孩子了……
眨眼工夫,王华已经十四岁了,他和几个朋友相约去龙泉山寺读书。传说这座寺庙闹鬼,如果有书生跑来读书,鬼怪就会呜嗷乱叫,抛砖掷瓦,打得书生头破血流,大哭而逃。可是当王华来到寺庙之后,鬼怪们似乎全都下班了,偌大的寺庙中,竟然悄无声息。
咦,妖鬼们怎么不出来闹事呢?
和尚们很诧异,就弄了根竹管,上系一只猪尿泡,猪尿泡上画上怪物嘴脸。先悄无声息地用竹管把猪尿泡送进王华的房间,然后往竹管里用力一吹,就见猪尿泡猛地鼓了起来,好怕人的青面獠牙,冲着王华张嘴欲噬。
却见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