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逆境崛起(5 / 15)
学生比其他两组学生花在训练上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们在18岁之前平均练习了7401个小时,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逊色的一组学生平均练习了3420小时。
毕业于同样的音乐学府,但多练习几千个小时,还是少练习几千个小时,会让这些学生的前途有天壤之别,最杰出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明星一般的世界级小提琴家,而最逊色的一组学生,最终只能成为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格拉德威尔正是依据这个研究的成果,演绎出了著名的1万小时天才理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
真的没有天生的才华吗?那像莫扎特那样的人又如何解释呢?
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童之一,莫扎特被认为拥有无法解释的天才,也因此他一直被作为一个典型例子,用来证明某些与生俱来的才华,往往只有少数幸运的人才能拥有,其他人并不具备。这些少数的幸运儿不同凡响,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
但实际上,莫扎特能在6岁时就在欧洲巡回演出,是因为他在4岁以前就开始接受父亲的高强度训练。许多现代的幼儿早就已经能通过铃木教学法达到极出色的古典音乐表演水平,只不过在18世纪的欧洲,很少有人对这么小年纪的孩子进行系统训练,所以莫扎特才显得那么突出。
许多传记说,莫扎特6岁就开始作曲,更可靠的说法是莫扎特6岁左右开始学习作曲,真正写出第一首原创的曲子大概在十五六岁左右,那时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经过了十年的刻苦训练。
莫扎特最神的是拥有万中无一的完美音高。可是目前已经有试验证明,原本没有完美音高的孩子经过正确训练后可以获得完美音高,就算是成年人,也有经过训练获得完美音高的成功案例。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里,提出了他最核心的观点:预先存在的能力,即天生才华,是不存在的,我们通过训练创造以前我们从未拥有的技能。足够长的练习时间和正确的练习方法足以把每个人从新手变成大师。
这个观点立足于于我们大脑的特点:人类的大脑是可适应的,我们可以通过训练重塑自己的大脑。
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证明:我们的脑袋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的肌肉经过体育锻炼之后会发生显著的变化,我们的大脑结构也会因为训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