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科技革命(4 / 5)
现代企业选拔录用人才大多采取考核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看,通过考核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知识修养、才干和能力,以为录用的依据。从消极方面看,它可能助长一些人的假冒习性,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迎合主考者的意向,达到被录用的目的,便伪造学历证书;有些人平时不修边幅,丢三落四,可一当面试时,便刻意打扮,装模作样,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这怎么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呢?
推荐也一样,如果推荐人出以公心、诚心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那么是能够选拔到好人才的。但是,如果推荐人出以私心,跳不出人情关系网的圈子,就可能导致“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严重后果,在这方面,企业也许应该学习唐太宗的高明作法。
唐太宗曾和魏征讨论用人的问题,唐太宗说:“为事择官,不可轻率,用一好人,别的好人都来了,用一坏人,别的坏人都跟着来了。”魏征说:“这是对的。天下未定,主要用人的才干,顾不得德行;天下已定,那就必须才德兼备才可用。”他基本上遵守这个原则来用人。
贞观时期,著名的谏议大夫魏征,原是太子李建成的部下,玄武门之变,却得到了魏征这一贤才。《贞观政要》第二篇《论任贤》中说:“魏征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为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曰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原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魏征对李建成可谓尽忠竭力,可唐太宗却仍对他委以重任。大凡卓越的领导者,可能都有这种包容一切的胸襟。领导者对于那些见风使舵,立场不稳的人物一般不会信赖,但可以利用。然而,对于敌人忠贞不二的部下,却可以信任,并委之以重任,放手让其去办事。
这样的事情,从理论上说,也许讲得通,可是从心理情感上来说,一个人难道能把一个曾经谋杀自己的人当作朋友,使之成为信赖的下级吗?从实际情况看,人难得有这种容纳宇宙的气度。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想成就一番大业,要创立独领风骚的品牌,就应该有这样的宏量。
乔胜天感慨的接着说道:“我们这些老家伙,原本已经黄土埋到脖颈,知天命的时候,却意外的获得返老还童的机会,更让我们有机会去主导东国的科技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