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意外化解(7 / 15)
。不然这辈子,注定你是下等兵,他是大老板,你要随时在线,随时帮忙,帮完忙还主动敬礼说“团结”。
事实上,很少有人因为被干脆地拒绝而把对方拉入黑名单,只会反思自己,重新评估双方的关系,寻找舒服的点位继续交往,这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叶悠然讲解完这篇文章中所推崇的最佳拒绝方式后,让宋太平也讲点职场的常识作为交换。
对于女孩子的蛮横不讲理,宋太平已经习以为常,凭借着卓越的记忆,摘选了一篇网络上的文章,为叶悠然进行讲解着:
同一个巷子里的玩伴,长大之后差距渐渐拉开;同一个班级里的同学,毕业几年之后境遇区别很大;进了同一个公司的新人,隔几年再看,成长的速度差的兴许不是一星半点。
我常常在想,抛开出身、天赋这些改变不了的东西,同样的起点、智商正常的普通人差距究竟是如何拉开的?
那些成长滞后于同伴的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吗?不,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只不过他们没去做那些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的事。
换句话说,“知道”不等于能“做到”。
而把同伴甩在后面的,恰恰是那群知道了就一定要做到,做了就一定要有结果的人。
知行合一,像减肥和戒烟一样难。
学了很多知识、理念、方法、道理,可是却没有在自己身上看到成长,这是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也包括我自己。用韩寒的话说,这叫“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都知道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没有把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用王阳明的话说,这叫知行不合一。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这简直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空泛地谈“要知行合一”,不断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它会像我们之前听过的所有道理一样,不起效。
难题是:我知道,可是我就是做不到,我想做到,可是结果就是不尽人意。
有人会把原因归结于懒、不自律,可是这更像是一种自我保护性的说辞,就像家长说:我的孩子挺聪明的,就是懒、贪玩。这样一来,他家孩子就算只考了十几分,也还能继续当一个聪明的孩子。
我们不如承认,“知道”和“做到”之间,总是有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知行合一,像减肥和戒烟一样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