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直向荒唐演大荒(5 / 7)
提到这个奇怪的牧师,也提到了林顿·弗兰茨牧师奇怪的要求。
弗兰茨牧师后十年,把一个保险箱存放在那个拉马斯教堂,后来怕遭遇到战争,弗兰茨牧师又把保险箱放到那个被炸毁的教堂。
二战时,弗兰茨牧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却时常念叨着要回法国去传道,说那里现在是兵火连天的战场,正是牧师们应该去的地方。但是,他还没去找德国人宣扬上帝的仁慈,德国人的飞机就把他炸成了碎片。
战后,法国里昂地区的修道院来寻找弗兰茨牧师的遗物,但是战争使一切都没了条理。
直到三十多年前,拉马斯教堂的主教临终前让助手写信给某博物馆馆长,询问被借走的弗兰茨牧师从亚洲带回来的书籍的下落,信中特别提及了一块写满经文的兽皮。
但是,具体是哪家博物馆就没了记载,主教的助手只负责写信,具体送给谁他也不清楚。
询问一圈后,洛桑才知道,只伦敦城里博物馆有几百个,几乎每个博物馆里都收藏有中国文物,从英法联军到八国联军到英国远征军,英国在中国抢掠了大批的金银和文物。
接下来的几天,洛桑与和黑格尔一起到伦敦的崔海潮出现在伦敦几个较大的博物馆内;随着每一天奔波的结束,洛桑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正是上午人多的时候,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里,洛桑和崔海潮正在一个玻璃橱柜前观赏一尊木制佛像,这是尊尊者像;这里展出的多是书画,环境雅致干净,气温恒定,确实给人很好的印象。一个威武高大的元代金刚铜像立在展厅的一角,但面目全非:其齐胸被截,双臂也被锯掉,被陈列得像一个无臂的半身石膏像。这座金刚也许是被抢劫者切割成现状后偷运,也许是进馆后变成这样。
另一处的对话吸引了他的注意,一个亚裔解说员操着流利的普通话,正在向一对中国游客介绍展品。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既非私人又非皇家所有,而是‘属于人民’的博物馆。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中,大英博物馆以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闻名,这一点也正是它常常遭到人们抨击的原因。在这里可以看到各种壁画、各种瓷器、青铜器和乾隆御笔……大英博物馆不仅属于英国,而且属于全世界。这些栖息在温控、湿控和光控天衣无缝的储藏室中的中国古画,作为一个中国人,大家应该感到祖国的文化遗产虽然把家安在了伦敦,但它们仍然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大英博物馆应该属于世界。我们收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