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5 / 7)
表情疯狂而热烈,飞行员白色的缠头上溅满鲜血。敌机的座舱玻璃全碎了,飞行员可能也死了,他的表情凝固在脸上,手僵硬地握着操纵杆,从离那条驱逐舰几英尺的地方扎入海中。
克拉凯猛地拉起机头,甚至来不及看那条驱逐舰上的水兵向他欢呼致敬。也不知是哪艘军舰的炮手向他当头一炮,几乎把他揍下来。克拉凯大骂:
“你们他妈的眼瞎了,连双机身的P—38都认不出来了。再打炮,就让神风机送你们上天去吧。”
油量计是马休换的。它已经快打到三分之一处了。克拉凯用指甲弹弹表盘,它摆了几下,又回到原处。该返航啦。
克拉凯看看手表,他从飞行时间计算,马休换上的这只表还算准。马休总有办法。这趟回去得弄瓶好酒谢谢他。
现代战争中,人与人结成了一种复杂微妙的关系,互相依存,互相支援,象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一个车工旋出一个合格的零件,被装配工安装到一架飞机的部件上。装了箱的飞机由军舰护送,通过敌人的潜艇封锁线到前方。重新装配起来的飞机还要有许多人来保障:陆战队夺下滩头,“海蜂”修好机场,高射炮单位打退敌机袭扰,油船运来汽油、润滑油、仪表油等十几种油料,然后由克拉凯这样的小伙子开到天上去。而他还得靠奶酪、啤酒、巧克力和面包养足气力,靠好莱坞的电影松弛神经,靠马休这类地勤人员保养好飞机,最后由他给日本鬼关键性的那么一下子。
究竟谁该谢谁?谁又指望别人感谢自己?说也说不清。都是为了美国,都是为了打败日本,大家一拍肩膀:“O.K.!”这就够了。
他又顺原路回到了克拉克机场。
他想招呼钱德勒他们一块儿返航。“大蓝毯”该换班了。
克拉克基地上空没有一架飞机,美国人的日本人的全没有。
433中队所有的人都不见了。
他们到哪里去了呢?
也许返航了。也许是肯尼或哈尔西又把他们调到别处去了。菲律宾的机场太多,当年美国人就拼命修,日本人也不甘落后。这一大批机场:尼科尔斯、尼尔森、马尼拉、圣斐迪南多、维甘、碧瑶、巴累尔、阿帕里、卡巴纳士安、布兰加、圣马西里诺和马里佛累斯,封不胜封,防不胜防。“大蓝毯”只是美国人一厢情愿的杰作。
埃德加·克拉凯少校感到势单力孤。他本来一返航就完事了,却突然动了一个念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