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2 / 8)
生了怀疑。他的部队同乔治·华盛顿打过几仗后,爱德华托病返回英伦,开始暗中赞助美国革命。本杰明·富兰克林先生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后,惠特尼上校索性变买了索默塞特郡的家产,合家迁往新大陆。
当时的合众国十三州,一切都处在混浊未开的朦胧状态,广袤的土地上,机会的火花处处闪耀。爱德华·惠特尼先生投资实业、创办工场,赞助慈善机构,到公共事务部门任职,去公理会教堂礼拜。那是美国历史上朝气蓬勃的年代,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的年代,是韦斯伯特写出长诗《哥伦布的梦想》的年代,是约翰·科普利画出《理查德·斯金纳夫人》的年代。旧大陆的一切阵规俗套,传统的理念、教条、准则,在北美洲都被统统冲破。人类最原始的野蛮的天性,最可贵的创造性,最难得的奋斗精神和开拓精神,在这片森林、沼泽的疆域里尽情发挥。老惠特尼一家象一粒生命力旺盛的种子,在新大陆上开花、结果、繁衍。工程师普里斯特利·惠特尼先生继承了祖先的英国精神,政治上保守、事业上放手。他来到西海岸的时候,西海岸从洛杉矶的班伯克和圣莫尼卡到西雅图有好几家飞机公司。大家都创办伊始,既缺资金,又少技术人员,市场前景非常难以捉摸。有人把在航空界投资比作“把钱袋丢到密西西比河里”。当时,普里斯特利有笔钱,技术上也搞了好几项专利,加州的洛克希德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和华盛顿州的波音公司都争着要他去投资和任职。普里斯特利先生有些惧伯加利福尼亚州有色人种混杂、匪盗横生、公民粗野、人人作着黄金梦的劲头,他选中了美国西北角的华盛顿州。不久,他成了西雅图波音公司的董事兼副总工艺师。“爷爷回来了。奶奶,爷爷回来了。”戴维听到汽车引擎响和刹车声,对着厨房门又嚷开了。他跑去开门,老惠特尼出现在门口,他一身寒气,说话都吐出团团雾来。他是个不知疲倦为何物的人,虽然鬓发己白,依然神采矍烁,战争使他精神焕发。他生于美国,他的父亲也生在美国,可是他一直把自己当作一个英国人,以母国为自豪。他有着英国人那种对欧洲战争的天生的敏感。早在张伯伦、达拉第同希特勒在幕尼黑签定城下之盟的时候,他就打赌世界大战要爆发。他索性卖掉了新英格兰的几块房地产,全部买了波音公司的股票。他承认:他在买飞机公司还是坦克工厂的股票的时候颇犹豫了一阵子:坦克是英国的发明,飞机是美国的特产。他还是认准了飞机,因为飞机更代表了未来。他身为美国人,习惯上总跟着“现代”的旗子走。
“你好,戴维。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