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宿州七日,血流成河(7 / 14)
陕西时,这种部下除了立即砍了之外没有别的处置办法。
这个该死的邵宏渊,他到底想干什么?
怒火中,李显忠决定强硬,无论是进城还是赏钱,他都命令邵宏渊必须听令。因为现在他是招讨使,邵宏渊是副职,必须听他的!
两人大吵一架,邵宏渊不得不听令。表面上是李显忠赢了,可是一个兵痞子有足够的手段能让胜利变质霉烂,李显忠的命令被执行了,换来的却是所有大兵都对他充满了怨气。与之对立的是,大家都觉得邵副帅是个好人,充满了人情味,是大兵的贴心人。
至此,西路军浴血奋战,斩关夺隘,北伐以来所有功勋都出自于率领他们的李显忠,可扯后腿的邵宏渊却以另一种方式脱颖而出,主导了士兵的情绪。很多人会说,这是李显忠的领导艺术不够,为了些非原则性的问题,把队伍带得离心离德了。
事情不能这样看。
岳飞的军队贪图赏钱吗?之所以能纵横千里、所向无敌,军纪的严明、战士的操守,是先决条件。至于是否进城休整,更是不必探讨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这是宋代战神的治军名言。李显忠以此要求,并不是很过分。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他的军队攻破明朝都城之后,都是带着巨款财富重上战场的,几乎每个士兵都带着金饼子,试问谁还会再玩命拼杀?
都想留下一条命好去享受。
这就是为什么不能在战争进行中给军队实赏,而是记功,回家之后再兑现的原因所在。那么现在很清楚了,不是李显忠不会做人,而是邵宏渊成功地利用了南宋军队近二十年以来养成的操蛋习性,非要拉着军队重回糜烂泥潭不可。
至于会不会导致北伐失败,大家看到了这里,应该明白邵宏渊的脑子里根本就没这个概念。而此时此刻,危险正在迅速向宋军逼近,金国终于做出了反应。
公平地说,北伐开战以来,南宋军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经渡过淮河,夺取了大片金国占领区,这跟李显忠坚定的执行力有关,而更大的是张浚的战略意图的正确。
金军在两淮区域内兵力空虚,海面上则是兵力真空,这绝对是可乘之机,张浚敏锐地把握到了这一点。李显忠的执行力非常完美地保证了他的作战意图的实现。开战以来,宋军像闪电一样迅速攻克了一座座城池,推进到了金国的三路交界线处。
可这已经是极限了。
广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