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踏破贺兰山缺(12 / 18)
这个结论——杨再兴只是路上的偶遇,他已经这样难缠,那么守在岳飞身边的人呢?
这让他不寒而栗,前思后想,他决定休整一下,边休息边观望,等这场大雨过去再说。可是来不及了,他再一次低估了宋军的决心,只是一夜之后,两个方向同时有宋军迅速杀来。
一支是顺昌刘锜的八字军。
自开战以来,刘锜一直冲在战场的前沿,张俊、王德的撤退没影响到他,赵构、秦桧的班师令也没让他屈从,他始终保持着冷静独立的思维方式。当岳飞意识到在战场上被孤立之后,发现只有刘锜处于能援助他的位置上。
刘锜没有耽误,他派自己的统制官雷仲率兵北上,去郾城救援岳飞。他们的行动已经足够快速了,可是路途以及这场大雨阻碍了他们,当杨再兴拼死一战时,他们还在路上。
另一支是岳家军前军统制张宪率领的宋军。
张宪驻军在颍昌,郾城在颍昌府的东南端,而小商桥就在两者之间。他距离岳飞的帅帐是最近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杨再兴以生命为代价所争取的时间就是留给他的!
张宪在暴雨中疯狂赶路,当天夜里就赶到了战场,于次日凌晨向金军发起攻击。这是一次血腥的报复,岳家军的精锐部队大部分在张宪的手里,而所谓的精锐就是岳飞的亲兵背嵬军,他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和杨再兴一样。
十二万金军在泥泞的小商河区域被击溃,张宪衔尾疾追,追过小商河,追过临颍县,再追击三十余里,才收兵回来。
回来后收拾战场,寻找到杨再兴的尸体。火化后发现里面有铁箭头两升……
这时是七月十四日的上午了,宋军在哀悼杨再兴。另一边刚刚逃脱危险的金兀术突然间心情大好。他发现自己的脑子不仅健全,还会急转弯。
谁说一定要擒杀岳飞才会让利益最大化?
比如现在这样,如果真的杀了岳飞的话,这些宋军不仅不会崩溃,反而会疯了一样复仇。那时玉石俱焚两败俱伤,金军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而他的脑子拐了个弯之后,突然间异想天成,觉得如果把岳飞比作一座城的话,那么攻城不能,可以围城打援;如果援兵太强打不下来的话,可以围魏救赵!
联系实际,就是突袭岳飞的大本营郾城,哪怕不得手,也会造成各路宋军向岳飞靠拢。这时突然杀向之前岳家军所占领的那些城池,各个击破的话,是不是机会大好成功在望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