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踏破贺兰山缺(10 / 18)
地把岳飞拴在郾城,能小消耗一下更好,一切只是为了拖延时间,等着他集结的庞大军队到位。
几天之内,他已经集结了十二万大军!
七月十三日,这支庞大的军队悄悄地绕过颍昌方面的岳家军主力,向郾城逼近。那一天天色昏暗暴雨如注,到了下午时分,他们突然遭遇了三百名巡视的岳家军,带队的就是杨再兴,地点是临颍县境内的小商桥附近。
天气阴霾,大雨瓢泼,杨再兴望着远方出现的不见边际的金军,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身边只有三百人,面前金军十二万……如此悬殊,是战是退?
当然是战。
持这种观念的人大多都看过《岳飞传》。里面的小商河一役,杨再兴如天神一般无可阻挡。他主动挑战,单人独骑杀入敌阵,连斩金军大将,逼退金兀术之后,想抄近路越过被泥雪覆盖的小商河,不慎马陷淤泥,被乱箭射死。
如此殉国,英勇壮烈。
可这些不是真实的。无论谁,再有绝世勇力也不会视万人、十万人为无物。何况杨再兴在近六天的时间里历经两次生死大战,身上重创几十处,光是劳累就已到达了人体的极限。他凭什么好战无厌,难道他像西方神话故事里的赫拉克勒斯、阿喀琉斯一样是半人半神,生来就是主宰战场的超人?
无稽之谈。
杨再兴是不得不战斗,并且必须战斗到最后一刻。金军一露面,他就已经确认了自己的命运。这是无可奈何的,就像前两次的郾城之战一样,为了岳飞,为了北伐,不胜利毋宁死!
杨再兴就是这样,率领着三百人的军队冲向了金国十二万大军。无法想象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西方盛传的温泉关之战,斯巴达王列奥尼达以三百勇士抵抗波斯王薛西斯率领的四十六个国家、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军,听着真热血。可那要有天险温泉关作为屏障!
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七月十三日这一天,杨再兴在旷野中扑向了四百倍于己的敌人,除了战创遍布的身体之外,他一无所有。他全部的奢望只是尽量拖住敌人,给身后的岳飞多争取哪怕一点点的时间。
因为至少有两个方向的援军正向郾城方向火速前进。
小商河激战开始,大雨中满地泥泞,沟险渠深,杨再兴冲进了金军阵内。必死的决心让他比六天前的全盛状态时更加勇猛,金军的伤亡骤然严重,这让十二万人同时愤怒了。
被这样一小撮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