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光荣北伐,洛阳城下(7 / 9)
汇报情况,确定在军事上怎样应对。
张浚不管有多大的毛病,至少有一个好处,此人从来没被谁吓倒过。他一直挺在前线,很快就了解了真相。哪有什么女真骑兵,都是些西贝货!他给赵构回信,要求全军反击,这是全歼伪齐军队的大好时机。赵构同意了,亲笔给他写了一道诏书:
“有不用命者,依军法从事!”
张浚立即派人把诏书样本抄送给刘光世。刘大衙内一下子脸就绿了,皇帝动真格了,小命难保了!他把手下那批神奇的将军召来,说了一句话:
“汝辈且向前,救取吾首级!”
前面提过,刘光世本人是个战场草包,什么仗都能打输,可手下的将军们却勇悍绝伦,某些特殊的人在韩世忠、岳飞面前都敢瞪眼,却偏偏就服这个大衙内。具体怎么回事,以后有具体事件涉及,到时再说。这时,刘光世喊救命,这帮人立即炸开窝了。
行营左护军杀回淮西,和伪齐军硬拼。张俊部比之早一步到位,已经杀得热火朝天了。在他们后面,三衙军统领杨沂中正向战场靠近。
在赵构的必杀令的震慑下,宋军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以刘光世军为例,他们从原驻地庐州,也就是现在的合肥市后撤,接到命令后再往回赶,居然在霍邱附近与伪齐军接战。
那地方在安徽省的西部,论东西水平线的话,比合肥还要再北一点。这足以说明刘光世怕到了什么程度。他的将军们着实很卖力,打赢了,稳住了他的脑袋。可是,在这次战役里,真正的焦点不在这儿,而是合肥更北方的定远县(今安徽定远东南)。
三衙军统领杨沂中奋勇当先,他从长江南岸出发后,一路疾行,抢在刘光世之前,到达庐州的北方,主动迎击伪齐军。
要说一下小杨了。小杨的来头很大,有人说他是北宋名将杨业的玄孙。他的祖父是杨宗闵,父亲是杨震,弟弟是杨居中。
沂中字正甫,出生在代州(今山西忻州市代县),从小勇武绝人,从军后隶属于张俊。赵构组建元帅府时,小杨是最早的班底之一。那时,他整夜持戈侍立于赵构幕外,让少年期的九哥产生了难得的安全感。杨沂中第一次发威时很震撼。那时,盗贼丛生,一个优秀的盗贼,不是看他抢了多少东西,而是占了多少城池和土地。
任城就这样被抢了。元帅府派了很多人去都没办法。某一天,赵构登高望城,心里非常郁闷,这还是赵家的世界吗?却见几名骑兵披甲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