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冠绝天下、梦回万岁殿(21 / 22)
瘦孩子赵伯琮由此当选。
简单了解一下未来的孝宗陛下,他是宋太祖的第七世孙。追溯祖上,当年赵匡胤有四个儿子——德秀、德昭、德林、德芳,他是德芳的后代。秦王德芳生英国公惟宪,惟宪生新兴侯从郁,从郁生华阴侯世将,世将生东头供奉官(后追封庆国公)令绘,令绘生平民子偁。
赵子偁从小苦读,考中进士,分配到江南嘉兴县当负责人。一个县丞而已。之后,子偁努力工作,业绩突出,在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二十二日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赵伯琮。
峰回路转啊!世事难料啊!谷底爬升啊!报应啊!宋朝的皇位终于回到了太祖系手中。
当然,这时还不能太乐观,伯琮的路还很长,几个问题遮住了他的光明前景,比如赵构的身体情况。赵九弟年纪很轻,后宫储量丰富,全江南的名医都在为他治疗。这是在宋朝,如果在现代的话,无论如何都能让他生出亲儿子来。
还有伯琮的年龄问题。他才五岁,要度过漫长的生长期。他是否健康,是否聪明,是否明智,是否能让赵构的后宫谅解,这些都事关成败。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回到宋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的深秋。赵伯琮上学了,这让很多人开心,其中包括岳飞。他曾经和韩世忠等人上书,要求赵构确立皇储,为帝国留一个后手,现在他如愿了,所以很高兴。全国都很高兴,唯有一个人不太在意。
为什么要欢呼呢?有什么大不了的,立皇储固国本……这些都是消极自保者的招数,强者可以通过击败敌人来保证安全,那才是一条正确之路。
张浚。
他设计了一个比富平决战还要庞大的作战计划。为了保证这个计划的实施,他先把南宋的军队进行了一次大整编。
全国军队分为“三衙军”和五大部“行营护军”。三衙军即禁卫军,算是皇帝的私兵,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组成。这股力量很薄弱,除了杨沂中统领的殿前司是由原来的神武中军改编而成,兵力较强外,其余两部形同虚设。
五大部,它的前身是“神武军”,五大将刘光世、张俊、韩世忠、吴玠、岳飞所部的总称,这时改名叫“行营护军”。
具体是,张俊部改称“中护军”,驻建康;韩世忠部改称“前护军”,驻承、楚二州;刘光世部改称“左护军”,驻太平州。三将共同担任长江中下游以及淮水流域防务。吴玠部之前不在神武军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