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冠绝天下、梦回万岁殿(17 / 22)
,哥哥我就经常吹,没见过像你这么吹的。好一会儿,他才回了一句:“王四厢两年尚不能成功,乃欲以八日破贼,君何言之易耶!”
你说得太轻松了吧。
八天之内,别说造船只,选器械,就算只进兵,走路都很紧张。毕竟这是方圆八百里、沟壑纵横的洞庭湖,范围太大了。
岳飞没有再废话,事实胜于雄辩。六月二日,他逼使杨幺军中悍将杨钦出降,俘获老小精壮万余人,船四百多条。凭借这支水军的力量,岳飞各部向位于龙阳县江水北岸的杨幺大寨进攻。战斗的细节很单调,充分显示了杨幺等人贫乏的战术素养。
岳飞命令全军少带武器,尽量收割岸上的杂草,进入战区之后全扔到水里去。杨幺的车船踏板被杂草缠住,没法前进后退,之后,水战就变成了陆战……岳飞的军队能在野战中击败金军主力部队,区区水匪算得了什么。战斗迅速结束,杨幺、钟子仪见势不妙,跳水逃跑,都没有成功。
一战定洞庭湖。
还剩下一座依山临溪的大寨,以夏诚为首。这时,牛皋提议屠寨,把夏诚大寨上下都杀个干净。
这么做是当时的惯例,说得好听一点,是为国家着想,为了长治久安。私下里嘛,谁都清楚。刘光世、张俊的钱都是这么来的,抢光之后杀光,才能毁灭证据。
岳飞坚决反对,他强调“杨幺之徒,本是村民……只是苟全性命,聚众逃生。既已出降,并是国家赤子,杀之岂不伤恩,复有何利”。
他还说:“不得杀,不得杀!”
洞庭湖之战以岳飞的仁厚之心而结束。我不是说他不杀造反的穷苦人是仁厚的,而是说兵危战凶,在那个时代,随便换哪个将领,结局都不会这样。
参与造反的数十万湖湘百姓都被放归田里,重新过上了耕种生活。之后,这片区域一直很平静,再也没有出现过动荡。我没法查到岳飞是怎样安置他们的,但既然不是以杀戮来威胁他们,那就只有一个结论。
仁厚。
中国的老百姓只要能有口饭吃,能妻小平安,就不会去造反。很显然,岳飞满足了他们这一点。
杨幺叛乱时的作战力量大约有六万余人,岳飞把他们都收编了。从此,岳家军达到了十万人的编制,这在当时超越了韩世忠、张俊,仅次于刘光世。
三大将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各人的反应均不相同,有咬牙切齿的,如刘、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