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河朔岳飞(8 / 16)
人民的苦难。
渡江逃难的并不全是赵构等人,政府、军队的人员才占多少比例啊,更多的是北方的平民。这些人到了江南之后,衣食无着,赤贫如洗。谁来管他们呢?赵构和其他政府人员还要隔三岔五逃进海里呢,而且各种资源都被上位者抢空了,所以,北方的平民只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还得面对江南人民的怒火。
北方逃难的平民,他们的悲惨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是赵构,是建炎集团,为了重新立国,为了抵抗外敌,就必须要拥有数量庞大的军队以及政府职员。这些都需要巨大的金钱来维持。钱从何处来,只有税收。
也就是向人民征集……
于是,不管矛盾有多么强烈,还是得不断地压榨人民。如此一来,导致更多的矛盾、死敌产生。再深入一些,具体到岳飞等军方人士身上,他们要怎么办呢?
他们看得见苦难,看得见不平、残酷、剥削,也知道自己正在干什么,那么就不干了吗?
这是生而为人的悲哀。人类社会就有这种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秩序的建立,意识形态的完善,都必须以战争、流血的方式来进行。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岳飞又怎能脱俗?所以,当他在境内作战时,去剿灭游寇或者土寇时,他的双手沾满了普通百姓的鲜血,也是迫不得已。
不能这样做?那请你指出一条出路来。
岳飞在做这些时,已经达到了完美无缺的程度,因为他绝对严以律己。他麾下的军队纪律严明到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程度,无论放在哪个年代,都堪称最佳。
岳飞驻军时,所辖部队不许随意出营房,不许走街串巷,更不许像北宋禁军那样做买卖,从事生产。
岳飞行军时,以从洪州出发去湖南的一路上为例,洪州的百姓想观看他那盛传于世的军容,却错过了时机。那天黎明前,岳飞的军队就出发了。等他们接到通知,走上街市时,只看到岳飞,还有几个老弱兵丁替他牵着马匹。
岳飞沿途借住民宅,临行前要替主人家打扫干净;借用炊食器皿,必须洗净了才送还物主。他还和士兵们一起吃饭睡觉。当岳飞经过庐陵时,郡守特设了酒食军帐,准备赶到郊外结识他,却看见军队不断经过,就是不见他出现。
郡守问士兵,才知道岳飞一直和偏裨在一起,早就走远了。这些,似乎只有八路军叔叔们才能做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