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金归秦桧(12 / 14)
青、游刃有余,由他担任副宰相,同等权力下,秦桧注定会被摁得死死的。
事实也是这样,秦桧慌了,他决定实施那两条“耸动天下”的奇策,由它来挽回一切。这两条奇策的原文很啰唆,简单归纳,其实是一条,也就是“南人自南,北人自北”的延伸。
秦桧主张,原本是长江以南的人就一直住在江南算了,别再想着什么回归中原,没你们什么事;原来是北方的人,比如原河东、河北、河南、江淮地区的人,逃到江南的,都要回到北方去,也就是回到金国人的治理范围内,当一个合格的奴才。
这样,金国就会满意,战争才会平息,宋朝才能稳定。
这些公布之后,的确耸动天下了,秦桧的名声比之前的范宗尹还要响亮。范宗尹只是搞官场清算,去掉某些人的特权福利而已;秦桧是要把已经逃出来的人再送回异族人的虎口里去!
群情激愤,恨不得活吞了他。
只有赵构保持沉默,不是他没神经,而是他在等消息。秦桧为了加大政治筹码,再一次派人给完颜昌送信。赵构要等到回音,看是什么结果再作决定。
等了很久,石沉大海,啥回复也没有。直到这时,赵构才真的怒了,公开斥责道:“桧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
难道让本皇帝也回北方去当战俘奴才吗?
至此,秦桧终于绝望了。皇帝这样对他,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飘走了。在随后的处理决定上,他见识了赵构在政治上的残暴性。
年轻的赵构真的进化了,他是一个敢于对官场下手的人,这几年里,宰相们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换,就是一个体现,谁也别想在他的朝廷里掌握实权。这时,他对秦桧的处理决定更是旗帜鲜明。他把秦桧的官职一降到底,并且在朝堂的显眼地段挂出了一纸告示——
秦桧,永不复用。
这等于彻底地、终身地剥夺了秦桧的政治权力。秦桧失败了,不管他负担着多么沉重的历史重任,以什么样的神奇姿态穿越重重关隘,闪亮回归,在这一刻,都被画上了休止符。
这是怎么搞的?传说中,秦相和高宗是一对不离不弃、同进同退,任何时刻都保持着伟大友谊的好同志啊,高宗怎么会这样绝情?
这个原因,我考虑了很久。某天,我灵机一动,终于猜到了。这两人的关系,乃至他们各自的心灵变化,都可以用“婚姻”来比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