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太累不想说人话(一)(3 / 5)
乱寻隙滋事的,再让西城门外的百姓辨认,结果群众说这十几个人不是自己村里的,不认识,在场的教师们也说不认识。这十几个人被带走之后,现场就变得有秩序了,然后,冯副市长要群众选了代表出来洽谈,这样,大多数的老百姓就散了,田副市长也从楼房里出来了。”
赵观海看看时间,从刚刚陈为满打电话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冯喆就办成了陈为满交待的事情,而且,办的还算是圆满。
冯喆办事的解决速度很快,这不由让赵观海想起了当年冯喆解决梅山群众卖香菇的那次事件,当时易本初和严守一以及梅山的一干人都被困束手无策,结果冯喆临危受命,可以说是剑走偏锋,出人意料的将事情办的十分漂亮,即便是郭中州,在事后说冯喆这人就像是曹操。
曹操怎么了?许劭评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林怀斌觉得赵观海恐怕不想听自己刚刚说的,揣测了一下说:“群众是要向田副市长提建议,现在,田副市长在和西城门的农户接洽,冯副市长也还在,那些教师推翻了之前的论调,拒绝搬迁,冯副市长和教师职工代表在谈话,暂时,就这些。”
拒绝搬迁?赵观海轻轻的皱了一下眉。
……
市里要修环城公路,涉及到了西城门外的一些农民的土地和一中教师的家属楼,对于农民而言他们要求的是增加失地补偿款,还有被征地农民按办理养老保险的问题,这些都可以商量。
商量商量,有商有量,就能漫天要价落地还钱,但这些教师职工不同,他们根本不愿意搬迁,态度很坚决,而且教师们都是有文化的,事情说起来条理清楚头头是道,很难做工作,加上冯喆去一中解决了一部分工资问题,名声已经在老师们中间传出去了,他们觉得冯喆比田小蓉更容易沟通,见面后缠着不让他走。
这下田小蓉相对倒是轻松了,和西城门农民代表的话很快谈完,听着那些人离去下楼的脚步声,冯喆觉得自己才出泥潭,又进漩涡。
冯喆还是让教师们推选出几个代表,免得人多嘴杂听不清也说不到重点,这样很快的基本归纳出几点:市里没钱,拆来拆去,财政的窟窿越来越大;教育局因为盖新的办公楼和宿舍楼挪用了教师们的工资,老师们普遍对局里存在不信任态度;西城门这里的教师住宅本来就新盖的没几年,大家刚刚住习惯舒服了,而且这一块风景不错,前有河水流淌后有山丘起伏,换了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