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6 / 11)
采用外校人作为考试搭档,也是因为那位小同志的口语很不错。
听到这里,院领导一脸的不敢置信,忍不住开口打断了老教授的话:“教授您的意思是,一个外校学生,在听了区区几节课后,他的专业能力就超过了咱们本校法语专业的学生?虽说是大二的学生,那也太夸张了吧?”
“你弄错了,我说的是口语能力,不是法语能力。”老教授语气淡定的反驳道。
“这有区别吗?”
“区别很大,就好像咱们国家有不少人是文盲,他们能说也能听,可你给他们一支笔却写不出来文字,给他们一本书,照样一个字都看不懂。可你能说他们不会讲汉语吗?”
院领导有点儿懵,他就是法语专业出身的,可老教授这番说辞却完全打破了他原先固有的想法。
就听老教授又开口说道:“我也是认识了宋社会同学,才突然意识到,咱们学语言的,可能真的进入了一个误区。所有人都在捧着字典背诵单词,拼命的阅读原文书,不停的学写外文小作文,好像这样就能精通一门语言……可这是语言啊!你连嘴都张不开,它还是一门语言吗?”
“宋社会同学严格来说,他的法语程度是完全不如本专业学生的,他的阅读能力不行,书写的能力几乎没有,你给他一本原文书,假如没有字典,他完全无法阅读。可他的听说能力却比咱们大一大二都强,只能说,咱们学校教出了一帮子典型的聋哑外语人才,他却是非典型的文盲外语人才。”
“哦,对了,他也不是只上了几节课,前后算在一起,有差不多两个月了。而且,他并没有跟着课程表走,几乎可以算是蹲守在我那边了,哪个年级的课他都上,甭管听得懂听不懂,反正他一直在。当然,我也知道他的听课证只能听一个班的,可那又咋样呢?人家好学,咱们帮着开开方便之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怎么样?现在还有问题吗?关于协同作弊。”
院领导听了半天,总算从最开始的一头雾水到了现在的恍然大悟,及至听了最后这话,他才猛的反应过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匿名举报人在信里说,宋同学当初的情景对话很差,错误频出,为什么教授您还是给了满分的好成绩?”
“什么错误?”老教授反问,“如果是口音错误、语法错误,那我当然会扣分,狠狠的扣!可要是回答的问题不对,那算是什么错误?我问你,法国今年的经济发展状态,以及未来的政策调整,结果你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