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2 / 13)
,那反而不用愁的,一个村子的,到时候他们肯定来。
乡下地头办酒席容易得很,加上这会儿又是九月里,瓜果蔬菜都是现成有的,鸡蛋也不少,毕竟现在家家户户都养了十几二十只鸡,多半还都是母鸡,最不缺的就是鸡蛋了。倒是肉,这没肉不成席,肯定得大买特买,以前物资供应紧张的时候,那确实有些难办,而现在随便往县里菜场一跑,几百斤的肉都能买来,就是小县城里一般只有鸡鸭和猪,不像京市,牛羊肉都随便买。
再有就是桌椅板凳了,趁着村里人还没走,赵红英高声一吆喝,多半人都抢着应声,拍着胸口允诺明个儿一早就把桌椅搬过来,还争抢掌勺帮忙的活儿。
正说得热闹着呢,赵建设送走了乡里的领导,又回到了老宋家,听着这话就说:“姑,你明个儿就要办酒?那干脆也别在你家了,去坝子上,那边敞亮,摆个几十桌都不成问题。”
要说老宋家的院子也不小了,可一想到明个儿可能全村都会过来,甚至还有其他村子的,确实是坐不开。
“乡里领导都走了?那人家明个儿还来不?”
“来!肯定来!”赵建设喜气洋洋的,这会儿他全然忘了那些年被他姑坑的惨痛人生,满脑子都是乡里领导对他的夸奖,“说不准明个儿县里也会来人。”
县里?
乡亲们顿时哗然,上一次他们村这么出风头,还是宋卫国折腾出大红薯的时候。那会儿,他们一出门就昂首挺胸的,只觉得特别自豪。而现在,时隔多年,老宋家又出了风头。
不对,再往上一次也是老宋家,出了两个大学生,还有两个衣锦还乡的大老板!
“老宋家这是什么风水啊,咋好事儿全落到他们家了?难道真的是祖上积了德?”
“现在都啥年代了,还说这些。要我说,那就是人家老宋头、宋老太教的好,瞧这一个个的,多出息!要是我家的孩子有这么能耐,我做梦都能笑醒。”
“上回,宋老太不是从京市回来,还拿了啥计划书给村长,说是好好按着上面来,咱们村子迟早比城里人过得还好!”
今年年初,放寒假那阵子,喜宝借阅了不少图书,做了个比较切合他们村的计划书,虽然真的要全部完成至少也要花个五年十年乃至更久,可不得不说,有了这份计划书,至少让大家心里都有了底,不像以前那样,想好都不知道往哪里去。
临近午饭时分,乡亲们说说笑笑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