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5章(5 / 11)
力岔开话题,虽说听着是生硬了点儿,可架不住她提的这个话题敏感,张秀禾一下子就被带偏了,忙问细节。
喜宝也是听人提了一嘴,具体咋回事儿,她也不大清楚。只好拿眼睛去瞧毛头,毕竟毛头可是出了名的包打听。
毛头果然没叫她失望。
“我哥们也说了这个事儿,不过他说的是临县啊,好像是几个纺织厂要招工,纺织一厂二厂啥的。”
张秀禾两眼直放光,这临县比他们县城条件更好。主要是离省城更近了,而且临县是纺织大县,据说往上数几百年还出过贡品呢。因此,解放以后临县很是办了好几个纺织厂,从一厂到七厂,员工福利特别好,据说还能分房子,厂区里除了福利房外,还有幼儿园、小学、初中,反正全包了。
“你问没问,要啥条件?”张秀禾可记得家里有四个初中生呢,她家的强子和春梅,王萍生的大伟和春芳。哪怕这几年初中生已经不比从前那么稀罕了,可想也知道,纺织厂不可能把学历一下子提高到高中生的。
毛头记性好,哪怕当时只是说闲话时偶尔提起来的,这会儿认真的回忆了一下,还是很快就记起来了:“要初中生。”可顿了顿,他又说,“就是不知道乡下人行不行,万一他们只招收他们本县城的,咋办?”
“真要是那样,也是强子他们没福气。”
甭管咋说,这都是一个机会。吃午饭时,张秀禾就把这个事儿跟家里人说了说。赵红英忙叫家里人别声张,她把喜宝和毛头送去县里,顺便去百货大楼叫菊花打听一下。哪怕是临县的事儿,菊花打听起来总比他们要容易得多。
到底不是一个县,打听起来难度还真不小。
得亏宋菊花她男人是在机关做事的,这些年来多多少少也升了职,费了些力气贴了不少好话,才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具体的情况。一开始,人家明确的说,只要户口在本县的人,他好说歹说,求爷爷告奶奶的,才让对方松了口,想法子把条件放宽些,好给乡下人一个机会。
生怕叫亲妈失望,宋菊花一开始只说正在打听,直到消息确定了,她才特地往县一中跑了一趟。不是她懒得跑队上,而是这不年不节的,冷不丁的跑回娘家,也太引人注目了。所以,她才寻了春丽,让她带话回家。
对方只是给了机会,不代表就真能落实工作。可有这个机会也不容易了,春丽当天就兴冲冲的回了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