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交流(2 / 3)
跟你说实话,我并非没有犹豫过,昨天你一开口,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后来决定回家跟父母商量,也是看在你用玉佩作抵押的份上,否则的话,我可能没那么伟大。”
欧阳清诚挚地说:“我能理解,这是人之常情。如果你当初毫不犹豫地选择帮助我,我反而会在心里想,你会不会有其他用意。”
李正一继续坚持婉拒玉佩,同时正色说:“人这一辈子,谁都难免有落难的时候。选择帮助别人的人,将来的某一个时候,别人一样会选择帮助你。助人须用意,我父亲跟我说,让我把玉佩还你,毕竟这是你父母的遗物,不能夺人所爱。其实他老人家的用意,是希望你病好之后,时时刻刻记得这一块玉佩,记住你在天之灵的父母,别被仇恨蒙蔽了眼睛,也希望你以后能够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地做一个自在人。”
这一段话前半截是李正一父亲昨天晚上对他说的话,李父是想告诉自己的儿子,一个在落难时候还能贴身保管父母遗物的人是重情之人。如果你真心想借钱给欧阳清,助他度过难关,那就不要接受对方的玉佩抵押。俗话说救人救到底,送佛送西天。一旦接受对方的玉佩,这就成了一桩买卖,人情大打折扣。当然,具体如何处理,就要李正一自己去衡量,做父亲的只能给出建议。
这一段话后半截是假借父亲之口,说李正一自己的话。主要原因是刚才踏入病房时,看到了欧阳清眼中仇恨的目光。这种目光,李正一前世见得太多,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其下场普遍很惨。或许这样的人凭着意志坚定,最终得报大仇,但往往报仇的同时,多数会把自己也栽进去。
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前世李正一凭血气之勇,一怒杀上范家,最后锒铛入狱家破人亡。归根结底,其实也是当时的李正一被仇恨蒙蔽了心灵,他根本就只顾一时的快意,没去考虑最终的结果。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欧阳清此刻深深地体会到这一句话的含义。
欧阳清少年时代因车祸失去双亲,自此开始,原本幸福的人生陡然反转。他遭受过亲朋的嫌弃,体会过人情的冷暖,经历过世态的炎凉。不久前,他还刚刚脱离被陷害的牢笼,又再次陷入残废的打击和死亡的威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李正一,他应该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襄宁市LC区破旧的老宅中,等待他的是上一世死后尸身无人认领的结局。
病房内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欧阳清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他努力地眨着眼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