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受封宁王(3 / 4)
”徐淼清嘲讽道。
“陛下将来若是真把二姐嫁给戍边的藩王,那二姐可要违抗圣旨?”徐妙锦瞥了一眼徐妙清,她是知道历史之人,历史上的徐淼清嫁给了代王朱桂,随夫就藩山西大同,那可也是戍边的藩王啊!
洪武二十四年夏四月辛未,洪武皇帝正式在奉天殿为诸皇子举行了亲王册封大典。此次受封的除了十七子朱权之外,还有朱栴,朱楩,朱橞等一众皇子,此次分封后,洪武皇帝除了太子朱标之外的二十四个儿子已经全部受封为藩王。
朱权此刻的心情愈加复杂,作为一个年轻人,心中有建功立业的理想是一个上进有为青年应有的表现,可是这就意味着他从此之后要离开父母的羽翼,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那个地方也许水深火热,鱼龙混杂,他是否已经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帮父皇治理好那个地方呢?他想像四哥一样建功立业,却不想像二哥,五哥那样为父皇添乱。
此刻承制官已经走到他面前,高声宣读着:“封十七皇子朱权为宁王,屏藩大宁。”又有捧册官过来宣读金册上的文字,读册的声音震荡殿宇,经久不息,赞拜,鼓乐,再拜,乐止,一系列礼仪一气呵成,朱权手中捧着这册宝,此刻觉得有千斤重。大宁,一个陌生却又熟悉的名字,北疆重要的军事要塞,从此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他能否像先辈徐达,常遇春那样令蒙古人闻风丧胆,又能否在大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思绪中的一切,都令他此刻踌躇满志,今后的人生要与大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北方辽阔的天空中,他将展翅翱翔。
待授册,授宝的礼仪结束后,礼部尚书便赴午门开读天下诏书。诸王继而朝谢中宫,又朝谢东宫,最后诸王亦受百官朝贺,东宫及百官称贺上表笺礼,这一系列繁杂的礼仪才算真正结束。
此刻大宁境内,朵颜卫的营帐中,指挥同知托鲁忽察尔正与义子巴音密谈着。巴音从怀中掏出一封密函递给托鲁忽察尔道:“义父看一下这密函吧,朝廷已经封了十七皇子朱权为宁王。”
托鲁忽察尔展开信笺看了看,皱了皱眉道:“十七皇子?黄毛小儿,能当何大任?”
巴音此刻却十分镇定,对托鲁忽察尔说道:“义父且看如今兀良哈三卫的情形,当真忍心看着泰宁卫一人独大?我们朵颜卫今后要想在三卫中压倒泰宁卫一头,便必须要通过这位新封的宁王。”
“可这黄毛小儿真能助我们成事吗?”托鲁忽察尔目光中泛起一丝疑虑的神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