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遁于渊 第三十一章 憋出桩项目(2 / 3)
手间。”
一边说着,谢琳琳一边开溜,不留神脚下一个磕绊,差点摔倒,低头一看,二姑的高跟鞋正在很隐秘地缩回去。
原来,她都听到了啊。
楚云飞并没有注意到老板的这个小动作,他正在为自己该如何自圆其说而苦恼呢,“是这样,那个意大利人在中国公开招标一些商品,不过,那些似乎不在咱们公司的经营范围内。”
当然,楚云飞也明白,谢总是个见钱就不放过的人,在不在经营范围之内并不是重点,只要有足够的利润,相信谢总有的是办法来解决好这种小问题。
谢总果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她关心的是,从这个项目里能挣到多少钱,“什么商品,标的大概是多少钱?”
楚云飞回忆一下,马上报出了明细,“右斜纹152厘米宽的牛仔布料,要什么十乘十的,每平米重量要超过360克,花色要迷彩色。”
“布料?”谢总有点晕,这和公司经营范围离得实在太远了点吧?不过,她还是想听听楚云飞的意思,“嗯,你继续说。”
“每米不能超过12元人民币,他要买三十万米。”楚云飞的眉头皱了起来,“美圆支付,是FOB价,不知道这个价钱能有多少利润空间?”
FOB价就是上船价,或者说离岸价,这样的名词,谢总还是听得懂的,她关心的是别的,“买方对卖方的资质有什么要求没有?比如说,需要有多大厂房,或者说固定资产什么的。”
“没有,”楚云飞摇摇头,“所以我才觉得,咱们公司可以考虑接这单买卖,而且,这个价钱好像很低,后面回复的人不是骂心黑,就是要求加点钱,总共有四个回复。所以,也不像骗局。”
谢总明白楚云飞的意思,如果这个价格要求很容易实现的话,那么这个发标者还真难免有骗子的嫌疑,反正这世界上,也不只是中国才出产骗子。
严格说,骗术高手都不在中国,这才是实情。
当然,狡猾点的骗子,没准会利用人的心理弱点,故意设下那种看似合理的骗局,但具体到这个案例,那是不实用的。
为什么呢?因为骗子诈骗,很少有那种到最后关头才图穷匕见的,他们的目的,往往是那些数额不菲的投标费、保证金、活动经费什么的,用诱人的利润编织谎言,骗得很多公司争相竞争,在骗局快要无法进行下去的时候,玩一把“人间蒸发”就行了。
这个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