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移居邺城,曹操迈出代汉自立的第一步(21 / 23)
,以低得不能再低的声音道:“关于改制九州之事……令君有封书信给您。”曹操命董昭写信与荀彧商讨,可人家直接就把信回给曹操,荀彧的洞察力太强了。
“哦。”关于这件事,曹操还是不得不关注,“拿来我看看吧。”
董昭知他今天脾气不顺,都没敢劳他的手,自己展开文书,亦步亦趋捧到面前给他看:
〖今若依古制,是为冀州所统,悉有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也。公前屠邺城,海内震骇,各惧不得保其土宇,守其兵觽(xī)。今若一处被侵,必谓以次见夺,人心易动,若一旦生变,天下未可图也。愿公先定河北,然后修复旧京,南临楚郢,责王贡之不入。天下咸知公意,则人人自安。须海内大定,乃议古制,此社稷长久之利也。〗
荀彧绝顶聪明之人,恢复九州意味着什么,他不会不清楚。现在致书表示反对,意味着什么曹操也不会不明白。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都是借口,说到底荀彧绝不允许任何人改易刘氏的大汉王朝。其实又何止一个荀彧,天底下不知有多少人还依恋着大汉。怎么办?该不该继续往前走呢……
曹操半晌无语,一阵摇头,又一阵点头:“令君言之有理,若非他提醒……老夫又错了。”本性无法改变,他又开始言不由衷。不过再怎么掩饰,在场之人也能感觉到——曹操与荀彧之间已经出现裂痕了。
董昭见他不反驳荀彧,便也顺着说:“令君之见老成谨慎,九州之议不妨暂且搁置……”搁置并不等于放弃。
荀攸也接过信看了看,看得心惊肉跳,却按捺心绪避重就轻道:“另外令君还主张修复旧都,这提议很好。昔日洛阳被逆贼董卓焚毁,按理说早该重建了,但这些年四方征战,朝廷府库又不甚充足,一直没有条件。现在河北大定,是该考虑考虑了。施工的石料,还有人工是个问题,河南人口稀少,最近还在闹灾……”荀攸只想岔开那可怕的话题,他滔滔不绝往下说,其实说的什么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了。
董昭瞥了他一眼,赶紧把话拉回来:“天下荒乱已久,需要修整的岂止一座洛阳城?四方之地何处不曾饱受刀兵之乱?要办的事多着呢。就拿宗室王国来说,现今齐、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济北、平原这八个国就很不成样子。宗室诸王或死或亡,后裔又散居民间,说郡不郡说国不国,搞得朝廷政令难以推行……”说到这儿董昭低下眼睛,故意不看曹操,“既然这样不便,我看干脆把这八个国都废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