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策马夜谈,董昭怂恿曹操谋取天下(6 / 11)
举目四顾,见不远处一座不甚高的土坡,指道,“主公骑马累了吧,咱们登上那土坡,去望望邺城的动静如何?”
“也好。”曹操这几天坚持服用华佗的药,头疼的毛病已大有好转,这会儿一点儿也不困,索性活动活动回去好睡觉。
这个荒土坡实在没什么特殊的,登上去也是索然无味,只是借着高度能看邺城看得更清楚一些。但见城上黑压压雾蒙蒙的,只有几盏零星的灯火,似乎守军已丧失了生活的期望,纯粹就是在等死。董昭似乎随口叹息道:“为了争夺这座邺城,不知有多少人为之血染疆场,又有多少人抱憾而终啊!”
曹操觉他无病呻吟:“公仁啊,你是大风大浪闯过来的人,为何也作此书生之叹?自古帝王将相之功皆由人命换来,虽白骨蔽野血流成河,也必为后人敬仰。”
“在下并非叹千古功业,叹的是邺城这祥瑞之地。”
“祥瑞之地?”曹操甚是不解。
“这邺城非寻常县城能比,可助成万世之霸业!”
曹操笑了:“哦,你说的乃是齐桓公之事。当年桓公尊王攘夷,筑五鹿、中牟、邺等九座城池拱卫华夏之邦。”
董昭沉默了片刻,又解释道:“明公错会在下之意。我说的不是春秋之霸业,乃是当今天下之霸业!”
曹操愣了一阵,继而又放声大笑:“公仁啊,你在给我说笑话吧。哈哈哈……神神秘秘作此方士之态。”
董昭用余光扫了他一眼,觉得他这次笑得很不自然,继而又道:“笑话也罢闲谈也好,不过让明公开心解闷,整日忙于军务也够操劳的了。在下曾在袁本初麾下当过魏郡太守,熟知此地一些掌故旧闻,明公可有兴趣听听啊?”
“好啊,你说吧。”曹操望着董昭雍容的脸,预感到他要讲出件不平凡之事。
董昭清了清喉咙:“明公熟读诗书通晓经籍,上古久远之事在下就不说了,想必您也都读过。在下就说那黄巾的首领张角……”
曹操赶紧打断:“咳!公仁怎么提起反贼来了?”
“反贼也罢英雄也罢,俱是作古之人,此处又不是朝堂金殿,咱们说说又有何妨?”董昭见他不再反驳,继续道,“那黄巾张角本是巨鹿人士,也曾读书为吏,精修奇书《太平经》,能书符念咒为人治病,门生徒众本乡最盛,但起兵之日却舍近求远偏偏在邺城举事,兵势骤起先攻真定,不南下反而北上,明公可知其中缘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